新华社努尔苏丹9月13日电 专访: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访哈萨克斯坦经济学家、中哈“一带一路”项目亲历者丘金
新华社记者张继业
“扎纳塔斯的第二个青春要来了!哈中新能源合作项目给城市带来投资,给当地人带来新工作,这座丝绸之路沿线小城正在复苏。”哈萨克斯坦人民银行(央行)前副行长阿尔马斯·丘金日前向新华社记者谈起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兴奋地讲述了中哈合作建设扎纳塔斯风电项目的故事。
作为知名经济学家和中哈合作亲历者,丘金认为,扎纳塔斯项目是中国与沿线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实际行动推动建设共同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写照。
年逾六旬的丘金目前担任扎纳塔斯风电项目哈方维索尔投资公司的管理合伙人。扎纳塔斯风电项目于2021年竣工投产,成为中亚地区最大风电场,极大缓解哈南部地区缺电现状,也让一度沉寂的工业城镇扎纳塔斯重新焕发生机。
丘金认为,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是“一带一路”倡议和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加速推进的一个缩影。
“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第一时间得到哈萨克斯坦各界热烈响应。
此后,中哈共建“一带一路”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合作项目,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也为国际社会树立了典范。共建“一带一路”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第一台涡轮风力发电机终于到了。”这是2019年5月2日丘金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一条动态。那一天,扎纳塔斯风电项目迎来第一台来自中国的涡轮风力发电机,丘金回想起当天情景至今仍感慨万千。
他告诉记者,扎纳塔斯曾是磷矿石开采和化肥生产中心,但随着产业没落,人们纷纷离开这座结构单一的工业城市。当地自2011年开始推动建设扎纳塔斯风电项目,他们和无数潜在合作伙伴接洽过,但最终与中国的合作取得成功。
丘金说,中国为哈方带来设备和投资、技术和经验,还培养了10年前在哈萨克斯坦几乎没有的清洁能源本土人才。项目遵循互利公平的利益共享原则,是双赢合作的典范。新建成的风电项目为扎纳塔斯创造就业、增加税收,为哈萨克斯坦带来清洁能源,更有效促进城市发展。
在丘金看来,如果用几个词来概述他理解中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家利益与共同繁荣”最为恰当。他说,习近平主席提出这一理念,让世界上更多人深刻认识到彼此命运紧密相连,推动开展互利合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做大合作蛋糕,保障所有国家追求繁荣发展的权利。
“我们不是在参与体育竞赛,只有一块金牌让所有人竞争,我们可以将共同的蛋糕、共同的果实做大。”丘金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让国际社会清晰认识到,“通过努力合作,我们将实现共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样是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习近平主席关于“两山论”的重要阐述,丘金表示非常赞同。
他介绍,扎纳塔斯风电项目位于哈萨克斯坦南部,这一地区以前一直依赖北方火电厂远距离送电,长达2000公里的电力传输意味着巨大输电成本和电力损失。同时,这一地区拥有草原和峡谷隘口等地貌,风力资源充沛,在这里建设电厂体现多重环保意义。
丘金说,作为扎纳塔斯风电项目参与者,他在项目建设中深刻体会到哈中绿色合作的特点。相比同等容量的火力发电,风电场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1万吨,减少大量温室气体和灰渣排放,中国倡议的绿色低碳生态文明建设在项目中得到充分体现。
丘金认为,中国不断发展环保和绿色能源领域,已成为光伏和风能发电等行业领导者。中国还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签署和全面有效落实,向国际社会作出碳达峰碳中和庄严承诺,促进世界在环保领域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在哈萨克语中,“扎纳塔斯”是新石头的意思。这座城市曾因磷矿石而兴盛,如今,风电赋予扎纳塔斯新的生命力,扎纳塔斯风电项目成为中哈共同打造“绿色丝绸之路”的一大亮点。
丘金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经济发展中得到深刻体现。全世界分享同一片天空,生活在紧密相连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时代趋势。扎纳塔斯风电项目向人们展现,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清洁美丽世界,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作出切实努力和贡献。
“看着拔地而起的风机,我相信未来天会更蓝,水会更清,人类会居住在一个更加清洁的地球。”丘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