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社区党建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服务。?
首先,社区党建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中组部在1996年的10号文件中就已经明确规定,街道党委和居民区党支部是街道和居民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要充分发挥好这两个“领导核心”的作用,以适应各项改革的深入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需要,必须先把领导班子建设好。现在,北京市各城区都已开始按照公开、民主、平等、择优的原则选拔街道、社区干部,配强街道党政一把手和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增强领导班子的活力。?
第二,社区党建是要建立起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居民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类基层组织共同参与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区域性党建工作格局。?
在活动内容上,以搞好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为中心,以地区性、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工作为重点,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以为社区居民、社区单位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组织领导上,是在街道党工委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建立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参加的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并争取在职党员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使社区党建深入到为群众办实事、化解社区各类矛盾和社区居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各项具体工作和实践中去。?
在工作体制上,正确处理社区党建与街道党建的关系,使二者同步加强、互相促进。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探索社区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
社区党建与街道党建有明显的不同。社区党建是街道党建的拓展和延伸,在领导方式上,是从封闭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向协调、指导、服务的方式转变;在组织方式上,街道党建主要是依托组织隶属关系开展工作,上级党组织领导下级党组织,以条为主,条块分割。而社区党建工作是通过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把街道辖区内不同隶属关系的党组织和党员组织起来,协调起来,形成条块结合的网络化工作模式;在活动方式上,街道党建工作主要是依靠自身管理的党员,社区党建工作则要求社区党员,包括居民中的党员、离退休人员中的党员、流动人员中的党员及居住在社区内的所有在职人员中的党员都要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应以社区普通党员的身份参与社区建设并带头发挥作用。?
社区是城市居民的家园,社区的安定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繁荣与稳定。
创建“平安社区”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区域竞争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际行动。 我觉得,要做好社区综治工作和群防群治工作,必须从上至下,从领导到基层,从社区居委会到居民群众,都要得到共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创新理念,整合资源,专群结合,标本兼治,严厉打击犯罪活动,积极化解不稳定因素,构建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范体系,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力量。
一、落实综治工作领导责任制 从街道干部到各社区的专职工作人员,都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综治工作和群防群治工作抓好,切实负起保一方平安的责任。 1、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加强治安防范,强化基础工作,着力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针对新时期稳定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制定全年综治工作方针。 2、建立责任到位层层负责的工作网络。
街与各居委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及时指导工作的开展。 3、以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为落脚点开展综治宣传,如一些机团单位较多的社区宣传阵地,可利用这些社区文化角、墙报,深入地宣传严打的重要性,普及综治以及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分发宣传材料,收集居民意见,在社区内也起到广泛宣传的作用、形成人人知法、懂法、守法和维护治安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激发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的积极性。
二、开展“安全创建”活动,推动防范措施的落实 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创建”活动,营造各社区范围内的治安稳定环境,是搞好安全防范和综合治理工作的基本途径。要从群众关心的问题入手,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重点抓好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盗窃、抢劫等多发性案件的预防工作。
1、深入开展创建“无毒社区”和与驻街单位共建安全社区等工作,全面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感。 2、我们可以从居民中选出身体素质好、责任感强的同志充实到治安防范队伍当中,定期在社区的各个楼院当中巡逻,起到良好的镇慑作用。
其次,与派出所、物业公司配合,由派出所指导物业公司保安人员在小区内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夜归人员实行护送制度,确保小区大楼的走道照明亮灯率达95%。 3、健全治安防控体系和维护社会稳定长效机制。
健全治安防范队伍,严密监控和重点路段、部位的治安动态,及时处置突发性治安事件,对全街道治安秩序进行有效的监控、防护和及时作出应急反应,健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维稳工作机制,能有效预防、发现、调处和化解不稳定因素。 4、开展治安乱点、盲点、治安混乱部位的整治活动。
对一些主要街道的车辆停放秩序、小区治安秩序、出租屋、商铺、废旧物资回收业、娱乐行业和重点路段进行治安情况专项整治。 三、健全综治维稳工作长效机制 1、结合目前各社区实际,整合现有社会资源和专区民警、居民群众的力量,健全防控网络,增设治安岗亭或警务室,加强边际治安联防,加强街巷、道路巡防,将治安巡逻覆盖街道整个区域。
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专群结合”的群防群治新格局,增强治安防控能力。 2、建立暂住人口管理工作制度,全面加强暂住人口各项工作。
积极发挥检查督促作用,配备暂住人口专管员,使暂住人口的管理、教育、服务、维权各项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教育,结合街道辖区内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培养吸收外来务工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团组织,组建若干由暂住人口组成的调解员队伍。
二是加强管理,对出租房屋加强治安管理,督促和鼓励用工单位、出租房主与居委会做好暂住人口登记做证工作,深入排摸“三证合一”和暂住人口办证一站式服务,做好暂住人口治安、计生、劳动就业等工作。三是加强服务,推行暂住人口适度集中居住。
四是要重视暂住人口的维权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努力维护外来民工合法权益。 3、大力倡导见义勇为,街道应每年评选、表彰奖励各社区涌现的见义勇为积极分子,弘扬社会正气,营造全社会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浓厚氛围,同时要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努力减少青少年犯罪。
4、加强各社区工作人员责任心,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要把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重点排查化解那些可能导致重大恶性刑事案件和可难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
要耐心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积极发挥街道、企业治保会调委会作用,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信访问题,及时研究对策,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努力减少集体访、重复访和越级访的发生。
处置群体性事件坚持依法办事、坚持按政策办事,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坚决维护社会稳定。 四、构建党建工作载体,发挥社区党组织作用 1、各社区应积极与驻地单位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帮助驻地单位搞好内部的环境卫生,落实解决下岗分流人员再就业,提供后勤服务。
街道党工委是区委的派出机关,是街道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街道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街道党工委的职责和任务是:(1)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团结、组织党员和群众,保证党和政府各项任务在辖区内顺利完成;(2)讨论决定本街道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街道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对地区性、社会性、公益性的工作负全面责任;(3)领导街道办事处和街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并对区有关职能部门设在街道的派出机构实行双重领导;(4)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和各自的章程充分行使职权,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5)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6)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做好本街道干部的教育、培养、任免、考核和监督工作;(7)领导街道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各级党委要将街道、社区党的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之一,纳入当地党建工作的整体布局,与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等其他领域党的建设有机衔接起来,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要及时研究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
一、要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1、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制 社区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与省、市、区属单位党组织的协调问题,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双重管理问题,新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和人户分离人员中党员属地管理问题,经费问题,等等。因此,要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必须强化责任机制,在措施上加以落实。
一是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责任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央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要经常进行调查研究,分类指导,作出工作部署,认真督促检查。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在县委。加强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责任主要在市委。
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做得好不好,作为考核市、县委和市、县委书记工作实绩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是中央文件的非常突出的一点,抓住了责任制就抓住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
这就明确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并且确立了相应的考核依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也指出:“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没,责任主要在市、区(市、县)委。
市、区(市、县)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市、区(市、县)委常委要建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系点。要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市、区(市、县)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街道和社区党组织要尽快建立健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监督建设的领导责任制,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教育与管理、党组织建设的情况进行深人研究,不断提高领导水平。 二是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具体制度。
长期以来我们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制度,如干部联系群众制度、领导干部联系点、报告员、接待日制度、党员责任区制度、党员与群众“结对子制度”,等等。但近年来,在很多地方和部门的这些制度被冲淡了、遗忘了。
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必须重新建立并逐步健全这些制度。南京市建邺区街道工委坚持用制度和体制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取得了实效。
街道工委通过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建立地区党建表彰激励机制,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建立党建成果交流制度,整体提升基层党建研究水平。建邺区街道工委建立了社区基层党组织信息报送制度,每个基层党组织每月上报信息,及时将社区党建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反馈到各单位,并载入街道党建网页交流。
还建立了社区“在职党员信息反馈卡”,社区党组织根据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的表现,通过信息卡的方式每年向在职党员所在的党组织反馈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及时反馈。建邺区结合党员教育管理建立了地区党建表彰激励机制。
街道工委把社区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驻区单位及党员都纳入了街道每年一度的“七一”评比表彰的范围。通过统一评比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拆迁稳定工作模范党员等,形成了同驻共建精神文明,同驻共管社区事务,同驻共抓社区党建的新局面。
建邺区还通过建立党建成果交流制度,整体提升了基层党建研究水平。街道工委每半年进行一次社区党建成果交流活动。
通过成果交流,了解和掌握社区党组织及辖区单位党组织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情况,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使社区党建工作不断积累新的经验,探索新的路子。 三是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监督检查制度。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后,党委和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纳入整个工作规划,要经常督促和检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落实情况,通过这种检查监督,引起各级单位和群众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要性的足够重视,提高各级党委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相应的督察、考核、奖惩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为了督促辖区内的党员切实发挥作用,必须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考核。具体做法是,在区街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中实行全方位目标管理,市、区、街党委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社区党建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区、街领导干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各区、街党委与社区单位党组织签订社区党建工作协议书。每年年底,由市、区委对区、街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进行考核。
根据考核结果,对目标任务完成出色、政绩突出的班子给予表彰、奖励,对完成工作情况差的给予批评,对不适应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干部予以调整。
通过深化落实“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构建由街道工委、社区党总支、党支部和党小组四级组织构成的社区党建网络机制,扩大党在社区工作的覆盖面,充分整合社区资源,不断提高党组织在基层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1、要探索调整和改进社区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按照“方便管理、增强实效”的原则设置党组织,推行把党总支建在社区、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的方式,形成健全的组织网络,实现党建工作触角的有效延伸。
要从驻社区单位负责人和离退休党员中选拔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兼任副书记、副主任以及委员等职务,调动辖区单位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2、 改进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方式,保持社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实行党员分类管理。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支持鼓励在职党员参加所在社区党组织活动,进一步强化在职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对流动党员实行动态管理,确保社区党员关系不遗漏、组织生活不间断、教育管理不放松、先锋作用不削弱;对社区直接管理的党员实行隶属管理,不断强化党员的组织观念。
坚持学习教育制度化。切实做到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制度健全,学习规范,通过学习教育把社区党员团结在社区党组织周围。
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可组织身体好的党员与他们结成对子,定期传递党组织的信息;强化对年轻党员的教育,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为社区党组织当好参谋和助手;对长期在外、流动性强的党员可经社区党组织介绍,参加所在地党组织的教育活动。在继续坚持党员责任区的基础上,重点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通过设置政策宣传、民事调解、便民服务、治安巡逻、帮教解困、卫生保洁等服务岗位,在党员个人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由社区党支部研究审批,定期评议审核。
3、深入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努力创建和谐社区。社区党组织要注重整合组织资源,加强对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社区内各种组织的指导,使其按照有关章程,自主管理,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要把为居民服务作为社区党建的重中之重,把党建工作贯穿到社区服务和为民办实事的具体活动中去。根据群众的不同层次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在五个方面下功夫:在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面向困难群众社会救助、福利服务上下功夫;在帮助居民群众解决衣食住行方面下功夫;在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上下功夫;在维护社会稳定、体现社区服务的减震疏导功能上下功夫;在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上下功夫。
4、建立社区党建共建机制,构筑适应社区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要增强社区党建的实效性,社区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其协调职能,组织社区各单位开展共建活动,走资源共享、联创联建的路子,建立适应社区发展的党建共建机制。
要明确共建职责,找准社区党建共建结合点。街道、社区和辖区单位党组织要以同一区域内各类组织共同关注的工作以及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项目为共建内容,充分调动各方共建的积极性。
要建立沟通协商机制,搭建社区党建共建平台。充分发挥县(区)、街道、社区三级社区党建领导机构的领导、指导和协调作用,提出社区建设、管理和发展的阶段性指导意见,促进社区党建工作持续健康开展。
发挥核心作用 奏响和谐强音 xxx社区以党建促和谐 不断适应城市化建设要求,大力弘扬民主之风,积极探索发展之路,认真履行服务之责,固本强基聚民心,以民为本强服务,全力构建和谐社区,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以公心聚民心,发挥核心作用,打造民主型社区。社区党支部始终把民主管理作为构建和谐社区的切入点,把自觉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贯穿于实施“四个民主”的全过程,切实做到在民主决策中集中民智、在民主管理中实现民愿、在民主监督中凝聚民心。
一是坚持居务公议。对社区重大事务的决策,每次都要按照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原则,坚持召开支部会、居委会、党员大会、居民代表大会“四个会”。
不论是新上发展项目,还是兴办公益事业,都要先由社区党支部提出议题并形成初步意见,然后召开“两委”联席会议进行讨论,形成操作性强的具体意见,再交党员大会讨论通过,最后由居委会提交村民代表会议作出决定,由居委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组织实施。二是坚持财务公开。
坚持《财务会签制度》,街道所有支出必须由经办人、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居委会主任共同签字,并经街道理财小组审核后方可入帐。大到十几万,小到几毛钱,该社区都坚持及时在公开栏公开,并设立意见箱,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坚持党务公示。社区设置了党务公示栏,对社区党建工作安排、党建检查通报、发展党员情况、党员村干部及特困党员情况、评先评优、党员好人好事等都要进行公示。
党务公示与居务公开同步进行,坚持每季一公开,临时性内容随时公开。对群众有疑意的公示内容,由社区党支部做出答复或处理。
多年来,社区党支部始终坚持万事以公为先,在支部与居民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把居民的心同党员干部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支部的意图变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二、向地产要效益,壮大集体经济,打造富裕型社区。
社区党支部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构建和谐社区的关键点,适应城市化建设要求,在城市道路建设、企事业办公占地、兴建公用事业占地不断增多,所剩耕地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学习外地经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立了“向地产要效益”的发展思路,破解失地后社区发展难题,不断盘活壮大集体经济,增强社区经济实力,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是以地产换房产,靠房产促发展,增强社区经济实力。
把握中心地带发展趋势,抢抓驻社区单位办公用房紧缺机遇,把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收入的地产,逐渐换成每年都能收取租金的房产,不断盘活壮大了集体经济。二是发挥区位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拓宽社区居民增收渠道。
依托中心农贸市场、中心商业街等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壮大集体企业。把民营经济作为发展社区经济、增加居民收入的主要抓手,引进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
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为主的高效农业。 三、用机制作保障,创新活动载体,打造服务型社区。
社区党支部始终把服务居民作为构建和谐社区的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健全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创建文明祥和、安定团结的生产生活环境,营造老有所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的浓厚氛围。一是服务机制长效化。
坚持“一帮一”对口联系制度,每名党员、干部确定一名流动党员、特困户、下岗失业人员、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帮扶对象。坚持高龄、病残、特困老人救助扶持制度,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社区内70岁以上“三无户”、老人和贫困户冬季取暖用煤,医药费全部由街道负担,并且党支部每年每人补贴一定经费。
坚持“民情日记”制度,广泛采集群众需求信息和社情民意。二是服务活动经常化。
每年九九重阳节、元旦、春节期间,党支部都要组织服务活动,并拨出专款,对辖区内的优抚对象、贫困党员和老人进行上门走访座谈和慰问,每位烈军属、复退转业军人和老人均可获得价值100元的慰问金。每年春节期间举行社火和文艺表演,同时,街道还组建了老年歌舞队和社区艺术团,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群体性文化活动,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公民道德、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通过居民的自我创作、自我表演、自我娱乐和自我教育,不断丰富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品位,弘扬文明新风,用先进文化占领社区阵地。
三是服务方式社会化。成立党员服务中心,开通社区24小时服务电话,只要居民有事,不管是水管堵塞、暖气漏水,还是电路不通,只要拨打服务电话,中心成员随叫随到。
社区党支部还充分利用集体经济积累丰厚和辖区内当街门面的有利条件,采取优先承包、优先出租、减免费用、智力扶持、资金扶持等形式开展再就业扶助活动。购置篮球架、儿童秋千等健身器材,修建假山喷泉,铺了草坪,建起文化小广场。
在社区治理格局中,为实现对治理主体力量的有机整合,同时确保社 区治理目标与党治国理政目标相一致,针对社区利益群体构成情况,泰达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加强了党对社区治理格局的领导。
第一,加强对社区内各级党组织的建设。本着“就近”、“相邻”、 “以点带面”的原则,在各楼门、楼栋、各小区、各文体队伍、各社区组 织中设置党支部分支或党小组,使社区党建工作深人居民和党员家中。
第二,加强对社区内流动党员的管理。结合泰达流动党员多的情况,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更好地管理和服务流动党员,确保“流动党员不流 失”,“党员组织生活有着落”。
第三,加强区域性党建工作。结合泰达社区私营商业组织、社区内民 间组织多的情况,不断加强社区内“两新”党组织的建设,建立“全接 纳”制度,发挥党员在社区各类组织、各项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 夯实党在社区的执政基础。
为帮助社区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以党建促发展,建立社区党建指导员工作机制。
党建指导员进驻社区后,按照“参与不干预,配合不迁就,引导不强制”的原则,积极协助舜陵镇党委和社区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区这一中心,重点当好“五员”:每月和社区干部对居民群众走访面不少于15%,生活困难居民必访,社区党员必访,当好社区情况的调研员;每年为社区党员上党教课不少于6次,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镇,当好社区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当好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服务员;每年联系4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至少发展一名新党员,当好组织建设的督导员。
重庆市渝中区紧扣打造“党的建设先锋区”目标,集中力量解决社区办公用房不足问题,加快推进社区党建阵地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党委书记抓落实,三级联动聚合力。坚持把“有场地办事”列为中心城区社区党建“三有一化”之首,建立完善三级书记抓社区办公用房项目制。
区委书记牵头抓,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组织、建设、规划、民政、财政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社区办公用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负责、协调推进社区办公用房项目工作。区委书记多次率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上清寺、两路口等街道社区调研,先后3次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研究解决社区办公用房不足问题。
街道书记具体抓,作为辖区社区办公用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与区委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社区办公用房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并作为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书记配合抓,深入辖区居民和社会单位广泛征求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意见,及时申报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情况,积极发动社区干部和居民群众广寻房源,帮助解决社区办公用房场地狭小、设施落后问题,搭建好社区党建的基础平台。
科学统筹抓推进,多管齐下出实招。坚持科学推进、统筹安排解决好社区办公用房问题。
“十条措施”加强投入。出台了《渝中区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十条保障措施》,通过“财政拨一点、部门出一点、街道筹一点、社会单位捐一点”的方式,逐步加大社区办公用房建设资金投入。
力争到2015年让每个社区都达到500平方米以上。“配套建设”加强保障。
积极推动落实在新建小区中配套社区用房,将其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按照集中、实用、便民要求,配套建设一批社区办公用房,资金从开发商货币补偿资金中调剂。 “统筹利用”加强调配。
对暂无开发和新建项目的老旧小区,加强与辖区社会单位的沟通协调,充分利用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闲置房屋资源,合理调配社区用房。今年以来,采取政府划拨、置换、调剂等方式落实了5个社区办公用房。
完善功能抓服务,作用发挥见成效。立足完善功能、发挥作用、品牌引领,激励街道社区加强服务用房、活动阵地建设,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建立“一委一居一站”,着力完善功能。在77个社区建立社区工作站,承担上级交办的公共服务职能,站长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兼任,将社区领导、自治、服务三大功能有机整合,分别由社区党委、居委会、工作站负责实施。
根据社区服务功能的需要,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党员标准化活动室、党员谈心室、公安警务室等,设立计生、低保、就业等9个办事窗口,成为党委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设立“3+5”自治组织,切实发挥作用。
充分发挥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在构建幸福和谐社区中的作用,成立社区议事会、管委会和评议会,在社区党委领导下开展社区工作;在管委会下,组织有一定工作能力、热心社区事务的居民成立精神文明、群防群治、物业管理、爱心互助、助商扶商5大专业委员会,成为党员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居民议事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精心打造党建示范点,凸显品牌效应。
融合历史积淀、人文精神、党建文化,高品质打造了人和街社区“红岩家园”党建示范点,成为社区党员群众的党建高地、和谐家园、幸福港湾,社区党委被表彰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叫响了社区党建“渝中品牌”。在人和街示范点带动下,全区各街道社区竞相加强党建阵地建设和党建工作创新,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党建示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