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
admin
2022-12-05 19:12:05
0

  新华社上海12月5日电(记者张建松、张泉)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获悉,随着圆满完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的3位航天员平安归来,经历了120天全生命周期的水稻和拟南芥种子,也一起搭乘飞船返回舱从太空归来。我国在国际上首次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

  人类要在空间长期生存,必须保证植物能够在空间完成世代交替,成功繁殖种子。此前,国际上在空间只完成拟南芥、油菜、豌豆和小麦“从种子到种子”的培养。在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生命科学项目中,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郑慧琼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了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

  据郑慧琼介绍,从2022年7月29日注入营养液启动实验,至11月25日结束实验,该项目共在轨开展实验120天,完成了水稻和拟南芥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其间,航天员在轨进行了三次样品采集。

  “通过对空间获取的图像分析并与地面对照比较,我们发现空间微重力对水稻的多种农艺性状,包括株高、分蘖数、生长速率、水分调控、对光反应、开花时间、种子发育过程以及结实率等多方面,均有影响。”郑慧琼说。

  研究团队还在空间开展了再生稻实验,并获得再生稻的种子。“从剪株20天后就可以再生出2个稻穗,说明空间狭小的封闭环境中再生稻生长是可行的,这为空间作物的高效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验证据。”郑慧琼说,“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在空间尝试运用再生稻技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026 款奔腾小马上市:全系...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IT之家)I...
07月27日19时, 昆明晚高... 昆明信息港讯 机器人小明 07月27日19时,昆明晚高峰交通呈现交通拥堵,人民中路从东风西路到北京路...
海河流域潮白河永定河上游发生暴... 据中国水利消息,7月23日以来,海河流域潮白河、永定河上游持续降雨。受降雨影响,永定河支流饮马河、南...
从探展到开放麦,知乎将AI专业... (来源:上观新闻)7月26日,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年度盛会——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
200余枚玺印文华殿串讲中轴故...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
老铺黄金:预计上半年收入同比增... 格隆汇7月27日|老铺黄金(6181.HK)港交所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业绩(含税收入)...
日本一核电站发生“极不寻常”事... 转自:扬子晚报3架飞行器闯入日本一核电站日本核监管机构27日说,3架据信为无人机的飞行器26日闯入位...
金山办公发布原生Office智... 转自:证券时报人民财讯7月27日电,7月27日下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金山办公发布了WPS AI ...
高温!高湿!未来一周将持续→ 转自:西安发布今天白天我市晴间多云城区气温29.1℃~38.5℃(方新气象观测站)16时西安市气温实...
Rokid创始人祝铭明:Rok... 转自:财联社【Rokid创始人祝铭明:Rokid Glasses销量已达30万台 下半年将上线打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