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优秀项目经理单位意见内容要求客观陈述项目经理参加工作以来的基本情况,先进事迹要突出,表明优秀项目经理的过人之处,语言流畅、通顺,文字简练、准确。
比如:该同志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勤奋敬业,勇于创新,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具有什么什么执业资格,近三年负责完工什么什么工程项目,所负责的工程获得过国家级、省部级优质工程奖的可优先评选。完工的工程项目通过单位工程验收或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工程质量等级经质量监督部门核定为合格或优良。切实做好成本控制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注重技术创新并取得一定成果。该同志重合同、守信用,遵纪守法,无任何处罚和不良行为记录。
1、党的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2、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 3、“三会一课”: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支部党员大会、党课 4、“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5、基层党建“5+1”工程:农牧区实施“领头雁”工程、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学校实施“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程、国有企业围绕实施“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工程、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实施“双覆盖”工程、离退休党支部开展“退休不褪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6、农牧民“三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 7、“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
8、双培双带: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带头人不断进步 9、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双覆盖工程”: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 10、**员“五带头”:要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 11、农牧区党员“五带头三培养”:农牧区党员带头跟党走、带头发展致富、带头服务群众、带头维护和谐稳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把优秀的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组干部 12、“三级联述联评联考”:“三级联述”,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分别向上一级党委进行专项述职,“三级联评”,基层党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县(市、区、旗)、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抓党建工作情况进行评议。“三级联考”,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作为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工)委和部门党组(党委)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13、村级活动场所“八有”:有牌子、有人员、有场所、有经费、有制度、有活动、有领袖像、有国旗 14、三亮三比三评: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作风、比业绩、比技能;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 15、党员远程教育“三薄一册”:登记簿、讨论记录簿、信息反馈簿,党员干部点名册 16、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目标: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17、村(居)干部“一定三有”:定职责目标,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保障 18、文建明工作法(即:乡镇党委“3+2”工作法)内容:三制(即:业务工作常抓制、中心工作分组制、应急工作集中制),三定(即:定岗、定员、定酬),三教育(即:党员党性教育、干部受教育、群众“十好”教育八两下),两集中(即:集中服务、集中理财) 19、“三级联创”:创建“五个好”农村党支部,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 20、国有企业“四强四忧”活动:推动发展能力强,服务群众能力强,凝聚人心能力强,促进和谐能力强。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议优 21、非公有制党建“双强,六好”:党建强、发展强、生产经营好、企业文化好、劳动关系好、党组织班子好、党员队伍好、社会反映好。
22、基层党员“双育”计划:基层党员增强党性和能力提高 23、“五评”法:党员自评、支部互评、领导点评、县委点评、群众测评 24、“十星模范村”:爱党爱国星、民族团结星、勤劳致富星、特色经济星、管理民主星、重教尚文星、环境美化星、遵纪守法星、平安和谐星、先锋模范星 25、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人要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 26、创先争优:创建先进基层组织,争做优秀**员 27、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 28、“失联”党员:流出后不知去向,连续六个月以上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与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党员 29、“口袋”党员:组织关系长期放在“口袋”中,人在一处、组织关系在另一处,不办理组织关系接转手续的党员 30、“流动”党员: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的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 31、“两代表一委员”:(中央)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32、基层党组织任期:2—3年,3—5年 33、脱贫攻坚“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34、“十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结对帮扶脱贫一批、金融惠农脱贫一批、培训转移脱贫一批、就业援助脱贫一批、城乡带动脱贫一批 35、“十个到位”:政策保障到位、资金投入到位、产业带动到位、项目安排到位、民生服务到位、社会帮扶到位、援藏支持到位、群众参与到位、收入分配到位、机制创新到位 36、“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领导核心。
如何加强乡镇村两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首先明确学习重点。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完成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任务,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推动各项工作的目标,形成了保持**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其次更新学习方法。根据乡镇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需要深入农村的特点,搞好“两个结合”,即集中辅导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最后完善学习制度。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参加,轮流辅导。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所悟,学有所知,在增强党性观念、宗旨观念、发展观念上得到了新的提高,事业心、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全面推进村级组织建设应建立健全支部、村委会班子和共青团、妇代会、民兵连等配套组织,建立健全村务监督组和民主理财组,建立健全村党支部会议制度、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并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
农村重大事项的决策,要学习邓州的经验,按照“4 2”工作法,即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审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示,结果公示,其核心是:村级大事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确保群众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的行使。 村级党组织建设统一规定为“十有”,即有房子、有牌子、有章子、有党旗、有宣传版面、有办公设施、有党员活动室、有电教设备、有党务村务公开栏、有村民代表公示栏。
设立“三柜”,即图书柜、党建资料柜、财务专柜。搞好农村党日活动、发展党员、党员电教和党费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坚持农村党日活动制度,不断改变活动方式,增强党日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提高党员的“双强”能力,提高全乡党员的素质。
坚持发展党员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积极探索实行党员表决票制和群众公认票制,努力使党员队伍建设实现“培养好、发展好、管理好、发挥好”的目标,建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配备专门的播放管理员,为农民免费普及农村政策、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各项服务。 党费管理工作,由专人负责。
三中全会精神传遍舟山 1979年以后,党的三中全会精神传遍舟山渔场,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化,报道的重点也转移到普陀山和对外贸易。
先是看到香港大公报一则消息,说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普陀山开始修复。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拨给一定经费,庙里也千方百计筹款,佛教徒积极募捐,被十年**破坏的古刹寺院开始修复。
老百姓迎来了**后的第一个六月十九——观音菩萨得道的日子,几千信徒前来烧香拜佛。当时所见到的庙宇破烂,菩萨几乎全毁,石刻也变成政治口号。
我把这些场景用照相机记录下来,这是我们的职责。这里展示的几张照片,可看到当时的情景。
从开始修复到全面修复,陆续进行报道,香客和游客一批批涌向普陀山,香火旺起来了。港澳台地区的香客都来了,不光是烧香,做生意的也来了。
1978年秋,地委书记李辉率浙江渔业考察团去日本,次年日本石卷、大洋渔业考察团来舟山签订合作意向协议。1984年交通部和有关专家对开发老塘山港举行论证会。
1987年8月,老塘山1.5万吨级码头建成,标志着舟山港对外开放正式启动。这一切,都反映了舟山改革开放的发展步伐。
城镇和交通建设 30年来,舟山城镇建设变化是很大的。30年前,没有什么大楼,要想造高楼也不行,因为地处国防前线,房屋不能高。
上世纪80年代初造了一批宿舍楼,也只是四五层。城区道路大多是弯弯曲曲的小弄堂,几条大街也不过是三五米宽的路面。
交通极不方便,出岛非得坐船,风力大一点就没有办法。1973年终于迎来了801轮,从此三天一班可以走定海—嵊泗—上海,1975年又来了比801轮大的815轮。
可是从定海至杭州,还得先坐4小时轮船,到达宁波后再转火车去杭州、上海,去杭州足足要一天的时间。定海如此,各县区和边沿小岛更不方便了。
这种状况,如今都被高速快艇、汽车轮渡、高速公路等所代替,舟山人几千年的梦想成真了。我的照相机也正好赶上了这一划时代的机遇,摄下了这些历史的变革实况。
叶文清: 原舟山日报摄影记者原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1964年1月舟山报复刊,我从财贸系统调到报社,搞文字又搞摄影,两者都是向老编辑、老记者从头学起。1966年“**”开始了,全国上下“闹革命”,一闹就8年。
1972年 “斗批改”学习班后,我被调到舟山地区报道组﹙地革委宣传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前身﹚搞专职摄影,从事新闻摄影报道。 当时的任务主要是:跟着地委中心工作跑,抓住岱山南峰渔业队、普陀蚂蚁岛两个先进典型,每年冬季去嵊山渔场,随后转入大陈渔场,向新华社、浙江日报发图片稿。
摄影报道的主题始终围绕一个“海”,一个“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