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建(抓党建促和谐)
admin
2022-12-03 11:45:13
0

一、加强我国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应该怎么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 重要保证。

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 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 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 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致 力于能力建设和制度创新,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机制,从源头上减少矛盾。

群众利益无小事,诸如征地、拆迁、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都是关涉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 题,决策时要慎之又慎,努力使之科学化、民主化。 必须更加关 心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下大力气解决就业、社会保障、基本公 共医疗和义务教育中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

不断促进公平正义,激发社会活力。公平与正义是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尤其在当前,要更加注重社 会公平,更加强调利益协调,更加关注困难群体,更加重视共同富裕。

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 果。从而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让改革得到更加广泛的社会 支持。

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改革的攻坚 期,发展的关键期,社会的转型期,表达不同利益诉求的群体性 突发事件会增多,因而,提高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化解 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也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

要建立有效的社会利益协商和 表达机制,使普通百姓的诉求有畅通表达的渠道。要围绕构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 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 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 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 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只有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 济、政治、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才能形成与社会主义经 济、政治、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

现在,公共教育体系、公共卫生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体系、社会危机处理体系等都还不完善,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只有实现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职能转型,以服务群众为主 题,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拓展社会服务领域,提高社会服务水 平,才能为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如何理解党的“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这一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牢牢把握这一基本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对于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从根本上消除了导致阶级对立和社会不和谐的制度根源,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促进社会和谐,要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社会和谐,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要求调动全社会全民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充分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完善创新机制,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宽容创新挫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大力弘扬自力更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精神,倡导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谐创业,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旺盛的创造活力。在把工人、农民作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根本依靠力量的同时,对一切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民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三、如何全面加强新形势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落实年,也是我们改革开放30周年和北京奥运年,我们要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线,以全民创业、全面创新为强大动力,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的战略”,按照“重创业,促富民,重创新,促发展,重民生,促和谐”的工作基调,着力建设全民创业型社会和全面创新型城市,不断提升行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文化、生态和社会建设,同时齐心推动社区党建工作的创新,合理共建和谐美好家园。

社区基层党组织,作为城市的细胞和前沿,正承载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我们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为纽带,整合资源、构建平台,联系上下、协调各方,架起架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四、怎样创新治理促和谐

稳妥处理自然灾害、突发事 件和社会矛盾,考验着政府的执行力。

2014年云南鲁 甸、景谷等地发生较强地震,我们及时高效展开抗震救 灾,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顺利推进。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 作,事故总量、重特大事故、重点行业事故均持续下 降,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我们大力推进依法行 政,深化政务公开,政府重大决策和政策以多种形式向 社会征求意见。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改革信访工 作制度。法律援助范围从低保群体扩大到低收人群体。

行业协会商会等四类社会组织实现直接登记。严厉打击 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得到有效维 护。

我们严格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 “四风”。严格执行**“约法三章”,政府性楼堂馆 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三公”经费得到有效控 制。

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 案件。我们狠抓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和督查,有力推进 了各项工作。

五、继续推进党的建设 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保证 是

A 继续推进党的建设 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保证 2010年******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要继续推进党的建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保证。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充分表明,加强党的建设: 1、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着力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推动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提供根本保证; 2、必须把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使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 4、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增强党的创造活力。 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迫切要求,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迫切要求。

继续推进党的建设,努力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保证: 1、就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2、就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培养,使各级领导班子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 3、就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加强理论武装,强化实践锻炼,帮助广大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更新知识观念、掌握过硬本领,更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4、就要加强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新活动方式,强化组织功能,扩大基层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堡垒,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坚定信念、牢记宗旨、爱岗敬业、勇于进取的先锋模范; 5、就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坚决惩治和有效防止腐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始终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

六、我们党怎样才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

①深入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③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辅以适当的宏观调控。强化市场、放松管制、改善供给。

④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国有企业、金融财税、价格等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⑤发挥财政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使民生进一步得到改善。

七、急求一篇以“深化理念,关爱员工,促进和谐”为主题的文章,体裁

党的十七大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高校作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地方,因其特殊的社会公益性质,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是深入推进和拉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积极创造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校事业的跨越进步会给社会注入新鲜的血液并能进一步提高社会进步的速度。

然而要想学校和谐科学发展就必须具体到高校的管理,建设全面协调科学发展的学校事业的核心在于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大力构建和谐高校管理环境,深入推进本校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呈现出一种"学校、学院、学生“有秩序、有素质、求上进的和谐奋进景观。下面就如何构建和谐高校管理环境作一些探讨。

一、构建和谐高校管理环境,必须准确理解和谐高校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和谐高校,就是指能够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高校,能使广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的高校,能让广大学生对其教学质量感到满意的高校;具体地对和谐高校校园内部层面来讲,就是充满活力、法治有序、各尽其能的高校;就高校外部与其他行业、社会公众层面来讲,就是知识共享、安全优美、相互促进、教学可靠的高校;就高校与自然、环境层面来讲,就是绿化环境、保护环境、关爱自然、提倡环保的高校。因为高校是社会大教育系统的子系统,所以说这样的基本内涵的表述,同样适用于建设和谐高校。

具体到高校而言,"充满活力、教学有序、各尽其能",要求我们通过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等途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全校以致全教育界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使所有高校参与者遵纪守法,保证教育的井然有序。通过提供让社会公众满意的教学,使各个群体都能充分享受到高校发展的丰硕成果,取得社会各界对教育发展的认同和支持,保障论畅其谈、素质于行;通过加强安全监管,提高高校的安全教育性能,切实保障校内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增进校内外公众安全感、信任度。

"绿化环境、保护环境、关爱自然",正确处理好高校建设、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问题,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二、构建和谐高校管理环境,必须重视以人为本,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决定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贯穿于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以发展促进和谐,以创新推动和谐,以智慧、知识求得和谐,以稳定有序保证和谐,以文化孕育和谐,着力打造和谐高校,实现满足教职工和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和谐高校运行管理。

(一)加强机制建设,构建和谐的法制环境。 构建和谐高校离不开法治,也离不开各项规章制度,“一个制度不健全的企业就不会实现和谐、科学发展”。

要始终把制度建设、制度创新贯穿于校园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形成有效的构建和谐高校的工作机制。在内部管理上,领导层要建立领导干部政务公开、民主管理、廉洁勤政等规章制度;教职工中要推广专业的教育理念、学习理念、学习方法等,规范教职工行为,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高校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创新动力、创造活力,积极营造和谐有序的管理环境。

在外部管理上,要严格规范执行国家有关高校管理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二)加强民主管理,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在构建和谐高校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民主决策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不搞"一言堂",定期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剖析民主管理的薄弱环节,切实增强班子整体的工作合力。要充分重视党组织的领导协调作用,坚持抓党建促和谐,全面履行领导、监督、维护、参与、建设、教育的六项职能。

充分发挥学生会、共青团、教工会等群团组织的纽带和推进作用、倡导和组织作用以及沟通和协商作用,不断充实和丰富内容,逐步建立形成校园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充分代表和体现广大职工、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同时,还要积极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舆论导向,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敦促每个学生为建立起一个融洽、和谐、向上的人际关系而努力,形成一个"想学习、能学习、学能成"的校园学习氛围。

(三)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和谐的人才环境。 现今国际的竞争无非就是人才的竞争。

高校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全面发展,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坚持以。

八、为什么党和国家要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2007年2月24日,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以《“和谐文化”感动世界》为题,通过《欧洲时报》向全世界的华人拜年,表达了他对中国“和谐文化”理念的高度赞赏。

和谐文化的提出,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也在国际上引起极大关注。但当前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是初步的,有人还存在一些疑问和误解。

我们有必要正确分析和把握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 有人说,我们讲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现在又强调要建设和谐文化,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

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为主要内容的文化。

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和谐。和谐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

只有由一个处于主导地位的先进文化来引领,才能实现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上也是和谐的。

先进文化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这些不同的文化样式、文化门类和谐统一,体现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有人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那它与和谐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

文化总是在阐释和表达一定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核心价值就是其中最本质的部分,它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和谐文化的内核,没有它,和谐文化的“神”就散了,就失去了灵魂、迷失了方向。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体现、来反映、来传播。就像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来体现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须体现到和谐文化建设中,让人们在日常的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理解、认同。

也有人讲,建设和谐文化,是不是要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今年清明节,一份关于“将汉服定为国服”、“奥运会上中国汉族运动员应着汉服入场”的网上倡议书引发了人们关于应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的讨论。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曾深深影响中华民族的成长,至今仍然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也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文化丰富而厚重的思想资源。

时下流行的传统文化热,如呼吁重视中秋、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如一些通俗地介绍传统文化的讲坛和人物一路走红等,都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只有深刻认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才能在更高起点上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和谐文化。

但继承不是墨守成规,更不是全盘复古,而是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还有人问,建设和谐文化应如何看待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优秀的文化成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建设和谐文化,离不开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我们要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

但学习必须以我为主,借鉴不是照抄照搬、盲目认同,否则必定“水土不服”甚至迷失自我。必须立足国情,使和谐文化在顺应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中,始终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怎样理解和谐文化重在建设?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坐在一起唠唠家常,有乐咱同乐,有难咱同当,和睦相处,亲亲热热情意长……”2006年11月21日,黑龙江省首届邻居节闭幕式晚会上,这首专门为邻居节创作的邻居节节歌温暖了每个人的心。黑龙江省在全省范围开展了以“真情连你我,和谐入万家”为主题的首届邻居节,覆盖了全省3175个社区,数百万群众直接参与,成为和谐文化创建活动的一大亮点。

如今,从北国到南疆,从城市到乡村,从学校到军营,和谐文化的春风吹拂着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和谐文化,重在建设。

有句古谚语:“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任何一种文化的孕育、形成和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正处于一个重要发展机遇期,面临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把和谐文化建设作为持续推进的过程,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才能取得成效。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全社会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营造和谐氛围,筑牢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和谐文化要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文化建设,确保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和谐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都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和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榜数据:2024年抖音、快手... 3月31日消息,内容营销服务商新榜发布的2024内容创作者生态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快手新人创作者...
“谈不成也打不服” “无解”的... 当地时间29日晚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成员哈利勒·哈亚发表讲话,阐述了哈马斯对加沙...
申万宏源:AI游戏即将进入广泛... 申万宏源发布研报称,AI游戏受益于推理成本指数级下降,自2025年起有望步入广泛落地阶段。通过测算,...
焦煤矿端累库压力不减 纯碱行业... 来源:兴业期货 作者:兴业期货研报正文【焦煤】山西大矿生产节奏暂时平稳,澳煤、俄煤等海飘煤到港...
湘潭市学前教育整园推进第2工作...   华声在线3月31日讯(通讯员 彭春燕)3月29日,湘潭市学前教育整园推进第2工作坊第二阶段第二次...
助纳税人“多省一笔” ,招商信...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每年进行个税申报时,李女士都会仔细核对专项附加扣除,今年她发现了一款既能省税又...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发布《互联网租... 人民财讯3月31日电,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发布公告,根据《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国标委联〔2019〕1号)...
外贸市场开拓取得突破性进展 洪...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洪都航空3月29日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520...
执行案款送上门 司法为民暖人心 转自:河北法制报 本报讯 (梁燕 刘树槟)“太感谢你们了!”日前,申请人唐某从赤城县人民法...
痛心!缅甸强震已致1名中国公民... 新华社快讯: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确认,缅甸强震已致1名中国公民遇难。来源:新华社
饶阳:“124+”调解体系筑牢... 转自:河北法制报 □ 李文秀 靳超 近年来,饶阳县聚焦矛盾纠纷化解这一基层治理核心课题...
混沌起源大先生在几区? 混沌起源大先生在几区?混沌起源,大先生在第三区混沌起源大学生在第八区,它是在第八区出现的嗯,起源大先...
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确... 转自:河北法制报 新华社厦门3月3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29日至30...
男子因不堪忍受妻子长期数落,偷... #男子不堪妻子语言暴力偷住邻居家#【男子因不堪忍受妻子长期数落,偷住邻居家十日被发现,民警:钻戒和项...
刚抱回家的小猫不吃东西还躲起来... 刚抱回家的小猫不吃东西还躲起来怎么办呢?昨天抱回来一只满月的小猫,一回家就钻到人够不到的角落了,小猫...
木鸟民宿回应“上线摄像头检测功... 转自: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3月31日,针对近期业内流传“木鸟民宿即将上线摄像头检测功能...
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 转自:河北法制报 3月25日,邢台市信都区人民检察院“信未来”宣讲团队走进邢台现代职业学校,通...
游人在义井镇万亩秀林赏樱游玩 转自:邯郸晚报 近日,峰峰矿区义井镇万亩秀林的樱花迎来盛花期,花海如云似雪,游人纷至沓来,尽情享受浪...
盗墓笔记第十集为什么不让做右边... 盗墓笔记第十集为什么不让做右边的椅子看看原版的盗墓笔记小说就知道了。点天灯
南方三小“杰夫航空科学教育名师...   华声在线3月31日讯(通讯员 梦翔)3月31日,株洲市芦淞区南方第三小学“杰夫航空科学教育名师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