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交通协管员管理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作强度大,队伍的素质良莠不齐,待遇不高,经费得不到保障,导致协管员队伍难以得到相对的稳定。
工资最高的也只有1200元,难以维持他们的正常生计,导致部分交通协管员在工作之余,不得不自己另谋生计,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有的协管员由于工作过于辛苦,而得到的报酬又太少,不得不自行离开警队,另谋出路,造成了协管员队伍中人员的流动性太大,不便于管理,也难以留住技术性的人才,使得整个交通协管员队伍整体素质难以得到稳定和提高。
。(一)是协管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偏低,与公安正规化队伍存在差距,一些协警尚未形成“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理念,管理过程中不文明;(二)是交通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欠缺,难以胜任本职工作。
在执勤过程中办外行事,说外行话,很难有效的开展工作。(三)是精神状态和形象不佳,个别协警工作时没有精神头儿,没有底气。
协警作为辅警而言,一言一行代表交警乃至政府的形象,如果因管理不到位出问题,将极大的损害交警的形象,破坏交警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印象。因此,要对这支队伍作出相应的管理。
一、严格源头管理,把好交通协警“入门关” 就是严格招录程序,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从协管员录入源头上抓起,确保队伍较好素质。为确保协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协警的招聘录用上,招录标准、招录程序都要做明确的规定。
在招聘协警人员时,对其个体的综合素质,如年龄、身体、文化程度、政治素质等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对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坚决不让进来,宁缺毋滥。 二、提高对协警队伍管理的认识 由于警力的严重不足,现有的交警力无法满足繁重的交通管理需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由协警指挥交通秩序、疏导交通堵塞、维护事故现场、协助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参与方方面面的交通管理工作,增强警力保障,是管理中的一个积极因素。
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协警队伍只是道路执法的重要辅助力量,决不是执法的主体,让协警独立执法的做法,本身就是违法。协警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但是必须在严格的职责和权限内、在正式干警的带领和监督下协助参与日常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坚决杜绝独立执法。
三、加强协警的培训和教育 根据交通协警的业务素质和技能要求,协警在上岗之前,就要组织他们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等交通管理常用法律法规;要专门安排时间,集中开展交通指挥手势强化训练、队列训练和体能训练,规范协警指挥手势,提升协警外在形象。上岗后,还要采取“一对一”的民警责任制,民警要对所负责的协管员进行传帮带,制定学习培训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在岗位职责、纪律作风、业务技能、安全防护知识、职业道德和群众工作等方面的培训,苦练基本功。
四、要建立完善管理考评机制,提高工作效能 一是把协警纳入队伍管理范畴。可以把针对民警的制度延伸到协警身上,参照管理民警的要求加强管理,完善相关档案,规范着装和佩带标志要求(要有较为明显的标志区分交警与协警),坚持规范上岗,文明执勤;二是明确监管责任。
实行制度管人,与相关负责人的考评挂钩,对于协警发生严重问题,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三是实行目标量化管理考核,进一步细化协警的职责、任务和工作要求,建立工作档案和考核记录,落实激励机制,彻底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能,更好地发挥交通协管员队伍协助管理交通的作用。
由于警辅人员普遍年轻,北京市公安局在进行教育培训、调研宣传等工作时坚持多措并举,在开展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常规性教育的同时,通过打造集党建、法制、督导、教训、文化等为一体的警服网站,开展“忆党史唱经典”主题党日活动、组建警辅人员文学社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载体,强化警辅文化建设,并最大限度运用竞赛活动、表彰奖励、推优选树等激励措施,增强队伍凝聚力。
2014年7月至11月,北京市公安局就在全局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争当警辅先锋、安保再立新功”主题培训竞赛,有力强化了警辅人员忠诚教育、职业素养和实战技能。希望对您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由于警辅人员普遍年轻,北京市公安局在进行教育培训、调研宣传等工作时坚持多措并举,在开展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常规性教育的同时,通过打造集党建、法制、督导、教训、文化等为一体的警服网站,开展“忆党史唱经典”主题党日活动、组建警辅人员文学社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载体,强化警辅文化建设,并最大限度运用竞赛活动、表彰奖励、推优选树等激励措施,增强队伍凝聚力。
2014年7月至11月,北京市公安局就在全局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争当警辅先锋、安保再立新功”主题培训竞赛,有力强化了警辅人员忠诚教育、职业素养和实战技能。希望对您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目前关于辅警没有国家层面的立法,但多数地方法规和规章将辅警权限和职责归纳为,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指挥和监督下,按照相应岗位辅助履行下列职责: 1、治安巡逻检查、卡口值守、接处警、维持大型公共活动以及突发案(事)件现场秩序、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的扭送、纠纷调解、治安宣传教育等警务活动; 2、疏导交通,劝阻、查纠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维护交通事故现场秩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警务活动; 3、社区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养犬管理等公安行政管理活动; 4、信息采集、数据统计、文字记录等警务活动; 5、专业技术、后勤等警务保障活动; 6、公安机关确认的其他辅助性警务活动。
扩展资料 辅警的招聘条件 1、具有本地常住户口,年龄为18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 2、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男性净身高170CM以上,女性净身高160CM以上。
五官端正,双眼矫正视力不得低于4.8,无残疾、无口吃、无重听、无纹身、无染发、无色盲色弱、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遗传性疾病。 3、本人、家庭成员及主要亲属中无违法犯罪记录,政治历史清白。
4、品行端正,心理健康,纪律观念强,工作能力强,能保守工作秘密; 5、国家教育部认可的大专及以上学历(退役士兵可放宽至高中),同等条件下,公安、法律专业、中共党员优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辅警。
做好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是确保队伍稳定,各项业务正常有序开展的根本保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作难度、工作量等挑战的不断增加,个别民警思想出现了动摇,这严重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做好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强化队伍建设,笔者从基层民警的思想压力和工作措施入手,就如何做好基层民警思想政治工作谈谈几点个人肤浅的看法。一、当前基层民警存在的思想压力随着队伍内部管理的力度不断加大,民警队伍的精神面貌、纪律作风、廉政意识、服务意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民警的思想总的来说是积极向上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压力:(一)来自执法工作的压力。
近年来,上级公安机关对基层执法程序越来越高,越来越严,但与之配套的管理体系、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执法变数大,民警在执法中感到易“触电”而丢“饭碗”,导致一些基层一线民警对执法存在恐惧心理,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敢放手执法。(二)来自服务方面的压力。
由于公安机关服务承诺过宽,服务忌语很多,服务时限很强,再加上现在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要求很高,给基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得一些民警对“服务”一词非常敏感。(三)来自合法权益保护方面的压力。
上级公安机关对基层执法程序要求越来越高,考核程序越来越严,但合法权益保护体系却相对滞后,使个别民警产生厌战情绪。比如有时因公安机关的公正处理没有达到个别人的目的,个别群众心理失衡,故意编造事实或或夸大其词,通过投诉、告状等形式向公安机关发泄不满,或者故意无事生非、刁难民警并从中寻找“民警的问题”,再据此上访上告,此时民警成了“弱势群体”。
有的民警说:群众有困难找警察,我们警察有困难找谁?有的民警说:工作压力大,条件差,受苦受累我们都能克服,但是要给我们相应的待遇和合理性政策,不能让我们身体付出、精神付出、经济上还付出,太不公平。(四)来自家庭生活的压力。
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性质使民警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来解决家庭问题,有的民警家属下岗、民警和家属有病住院、住房困难等都得不到应有的救助,民警家庭经济拮据压力较大;由于民警工作的特殊性,使民警没有时间在家,家庭负担落到家属一人身上而引发夫妻感情不好、相互误解、子女管教困难、学业上不去的矛盾也是很突出的,甚至有的还闹离婚,增加了民警精神压力。二、做好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看法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认为做好民警思想工作要从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律化入手,坚持政治建警、依法治警、从严治警、科技强警、从优待警,使我们的交警队伍真正成为一支党和人民放心的纪律队伍。
(一)要加强民警作风建设,提高民警的思想政治素质针对由于新形势下客观情况的变化,使部分意志不坚的民警在政治前途、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家庭环境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压力,失去了心理平衡,直接影响正常的现象,首先必须加强对民警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倡导受岗警业、无私奉献,提高民警廉洁自律,勤政警业意识和道德觉悟。要深入开展“人民警察为人民”等主题活动,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转变观念,强化民警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学习意识。
通过全面灌输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民警能够辩证的看问题,对当前的国情有一个合理、客观的估价,对在工作、生活中遇支的现实问题要有较高的站位去正确认识和对待,达到统一思想,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警心,共同做好工作的目的。(二)要加强民警素质教育,把民警教育训练工作放在战略地位抓紧抓好教育训练要从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实际出发,把教育训练作为提高队伍素质和战斗力的关键环节来抓。
首先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公安教育训练工作,把培养高素质的忠诚卫士放在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首位。二要认真做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的贯彻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切实抓好民警教育训练工作。
三要因地制宜,多主施策,采取有效形式开展学历教育,进一步提高民警的文化知识结构。四要根据实战需求,进一步完善教育训练体制,学用结全,提高教育训练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五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能力。六要不断完善民警教育训练工作的考核考评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以警务实战技能为主要内容,以网位练兵比武为主要渠道,以考核建档、训用挂钩为主要推动手段的教育训练机制,促进教育训练的深入开展。
通过上术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力争在全局上下形成以学业务、练技能、敢争先的良好氛围,达到向素质要警力,要战斗力的目的。(三)要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使公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以建设健全管理规范为基础,以激发队伍内在活力为核心,以改善公安执法活动为重点,以等级化管理为基本框架,以提高人民满意率为目标的长效机制建设即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变化的需要,也是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根本途径,更是圆满完成各项公安保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