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地方基层党建工作中,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社区乡镇,不少党员干部都觉得党建难做,踏石无印,抓铁无痕。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认识不够。很多基层党员干部搞不清“党建”二字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正确认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不知平日党建正是处理事务、解决矛盾的法宝。
另一方面是运用不够。疏于学习、忽于实践,遇事“临场发挥”、凭老经验老办法去面对和解决新问题,缺乏理论指导、全局统筹和长远考虑。
理论修养和储备匮乏,出言雷人,“外行”不满,“内行”不屑。事实上,基层党建工作是基层发展的重要资源。
如果不能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党建的重要性,不自觉身体力行,那么基层党员干部就会处于被动,永远被牵着鼻子走,在应付上级检查和敷衍群众诉求之间“疲于奔波”。因此,只有让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真正被领会,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才能真正使基层党建工作从被动转向主动自觉。
持续扩大宣传。要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让基层党员干部理解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党建工作的方法;多组织群众活动,寓党建宣传于群众喜闻乐见的具体活动之中,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支持、监督党建工作。
要在全体基层党员干部心里形成党建工作是工作和发展的需要,是自己要求的共识。不断创新模式。
党建工作要改变那些按部就班、亦步亦趋、闭门造车只为应付检查的旧习气。要结合实际,设计符合基层群众的利益需求的党建新模式。
尝试推进建成重大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化不稳定因素于摇篮;推行“道德你我他”活动,带领群众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加大社会网格化管理力度,定格、定点、定人、定责,使基层党建工作处于掌控之中。确保组织保障。
基层党员干部普遍面临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问题,基层党建需结合实际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和新鲜血液的补充,避免“断层”现象的发生。要确保公共投入无偏差,确保每个支部有党建学习室、图书室、电教室等,保障党建学习效果。
要把组织保障一做到底,确保每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面旗帜。坚持绩效考评。
要把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结合起来,把基层党员干部对党建工作的学习、领悟、宣传与干部的奖惩、晋升、使用挂起钩。通过看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实践心得是否卓有成效,心得转化运用是否卓有成效,形成基层党建工作考评有依有据的局面。
要把真学、真懂、会学、会用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形成重视学习、学以致用的用人导向。广泛群众监督。
要把党的政策讲解给群众,在群众的眼光下推进基层党建,防止“两张皮”,杜绝阳奉阴违。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服务群众,要让群众时刻以主人翁的态度和责任感来监督评价基层党建工作,适当公布联系电话、网络联系方式等,让基层党员干部在倾听和解决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民生问题过程中接受群众的监督。
只有从上述五个方面齐抓狠抓,延伸党建工作的神经末梢,拓展“有形”的党建工作力臂于“无形”,才能使基层党员干部理论上有储备,工作上有方法,将党的政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从而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基层党建工作述职,主要突出在党建工作做了哪些成绩和不足,党建工作为行政工作服务和协助的方法有什么特点。
党组织关系隶属管理的所有基层党组织,包括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等各领域中的党组织,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活动。 上述参加活动单位中的党组织书记,其中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工委书记和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以及市委直接管理的部门党委书记向市委全委会书面述职; 其他基层党组织书记一律采取现场述职的方式,由其主管党委(工委)组织开展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
基层党组织书记的述职评议在7月10日前完成。述职的重点内容按照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制度(试行)的有关规定进行。
扩展资料: 基层党建工作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机构,定期过好组织生活,落实民主生活制度,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评选表彰先进等。具体内容是: 改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
适应基层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治理模式的变化,规范党组织与经济、行政、自治组织的工作程序,健全党组织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保证党组织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
健全群众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培育各类服务组织,拓宽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
加强班子建设,推进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建立使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
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城市新建小区的党建工作。改善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件。
建立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的物质保障机制,保护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