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申遗(探寻中国茶期末考试答案)
admin
2022-11-30 11:21:45
0

  中新网北京11月30日电(刘越)北京时间11月29日深夜,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一句话总结——与中国人息息相关的“茶文化”,申遗成功啦!

  那么,关于“中国茶”的这十大知识点,你知道多少呢?

  茶之起源

  茶叶起源于中国。历史文献中最早关于茶的记载传说,出现在中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而中国民众饮茶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秦,顾炎武在《日知录》里写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

  中国人的祖先饮茶经历了生吃药用、熟吃当菜、烹煮饮用、冲泡品饮四个过程。茶叶中含有700多种成分,对人身体健康有益,因而成为不少国人的生活必需品。

  茶之功效

  除了饮用,茶还有一定的药用功能,它可以去油腻、助消化、益思提神、利尿解毒、消除疲劳。

  古人对茶的药用功能有着深刻的认识,根据《神农本草经》《伤寒论》《本草拾遗》《茶经》等记载,茶不仅可以使人省睡、明目、有力气、精神愉快,还可以减肥,增加思想的敏锐。

  纵观全世界,“中国茶”可入药的说法也得到了普遍认可。日本种茶鼻祖荣西禅师在《吃茶养生记》中说:“茶者,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

  此外,日本科学家富田勋在1987年最早报道了茶多酚具有抑制人体癌细胞活性的作用,引起世界关注。2002年美国《时代》杂志推荐了十大健康食品,中国的绿茶榜上有名。

  茶之“圣经”

  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问世。“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这部关于茶叶生产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使茶文化发展到空前高度,也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形成,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因此,陆羽被誉为“茶圣”。他在《茶经》中专门阐述了煮茶的过程,对燃料提出“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灸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水则要“其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茶之工艺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传统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为多民族所共享。

  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世代传承,至今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仪式和节庆活动中。

  茶之讲究

  中国人喝茶讲究“品”,要求色香味俱全,亦讲究文化内涵、所用器皿及意境。

  中国人通过制茶、泡茶、品茶,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茶的饮用与分享是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以茶待客、长者为先等与茶相关的礼俗彰显着中国人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

  茶之典故

  中国人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之说,也诞生出了不少与茶有关的典故。

  《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记载:“吴国国君孙皓嗜好饮酒,每宴群臣,不管酒量大小,来客至少饮酒七升。朝臣韦矅博学多闻但酒量不大,孙皓对其颇为器重,常常破例,“密赐茶荈以代酒”,允许他喝茶来代替饮酒,这便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爱茶之人

  唐宋之后,饮茶风气极盛,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对茶“爱不释手”。王安石曾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不仅如此,茶更是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苏轼、陆游、黄庭坚等诗人都爱茶,并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写下50多首与茶相关之诗,他在《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观宴》中写道:“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声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而曾写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南宋诗人杨万里,一生与茶相伴,是个不折不扣的“茶痴”。他看重煮茶之水,“清如淮水未为佳,泉迸淮山好煮茶”;他钟爱煮茶之声,“茂松轩里清更清,松风一鼎煎茶声”;他甚至自我调侃煮茶煮到把茶鼎烧穿,“老夫平生爱煮茗,十年烧穿折脚鼎”,真可谓爱茶如痴。

  茶之产量

  2020年,世界茶叶产量626.9万吨,中国茶叶产量298.6万吨,居世界第一;世界茶叶总面积7647万亩,中国茶叶总面积4747.5万亩,同样居世界第一。中国的茶叶对世界茶叶生产和消费影响巨大,产量占世界茶叶产量的47.63%,消费量占世界茶叶消费总量的41.68%,出口量占世界茶叶出口的19.14%。

  目前,国内有1085个县、3000多万名茶农靠“一片叶子”生活富足,茶产业成为拉动民生的大产业。

  茶之变迁

  当“茶文化”登陆现代,衍生出了更多的新玩法。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达2795.9亿元,预计2022年将突破3000亿元。似乎一夜之间,奶茶这种“新式茶饮”横空出世,获得了众多年轻人的青睐,但其实奶茶的历史非常悠久。

  据史料记载,奶茶起源于中国西藏。奶茶的出现和北方游牧民族常年食用牛羊肉的生活习惯有关,对于蔬菜稀少的草原地区,奶茶可以促进肠胃消化,因而成为大受追捧的饮品。有趣的是,当时的北方游牧民族喜欢往奶茶里加入盐巴,搭配炒米食用,所以最初的奶茶口味是咸的。

  茶之交流

  在古代,中国茶叶随着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而后逐渐风靡世界,与丝绸、瓷器等,被认为是共结和平、友谊、合作的纽带。

  茶文化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

  始于17世纪的“万里茶道”,南起中国福建武夷山,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区,穿越蒙古高原,最终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总长14000余公里,是继古代丝绸之路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国际商道。

  2013年,为致力复兴这条古道,中、蒙、俄三国联合发起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倡议;2019年,国家文物局将“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文物界“出差天团”进京!猜猜这... 文物界“出差天团”进京!猜猜这些青铜界顶流会说啥?_北京时间现在上猫眼、美团、大众点评、微信,搜索“...
“十二星座”手动上新 全球首个... 转自:央视今天(14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空计算卫...
黑龙江开展全省跨境电商专题培训 转自:新华财经为提高黑龙江省商务主管部门跨境电商业务能力和跨境电商企业经营水平,推动传统外贸企业向跨...
西安鄠邑法院 | “最后一劝”... 保险公司:你在投保时就应当将被保险人之前出现过高热惊厥的病情如实告知给我们。岳鑫:我当时已经向保险业...
冀东水泥(000401.SZ)... 格隆汇5月14日丨冀东水泥(000401.SZ)公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本计划拟向...
网约车座椅靠背张贴“差评者得癌...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自己“五一”假期在杭州打网约车观看演唱会时,网约车前排座椅靠背张贴了一张“差评者得...
甘化科工:公司控股子公司沈阳含... 证券日报网讯甘化科工5月14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沈阳含能生产的钨合金预制...
FOMC今年票委发话:4月低通... 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泼下冷水:最新CPI数据不一定反映出关税的真实影响,或许只是“尘埃飞扬”。芝加...
工行梧州藤县支行成功落地全辖首... 转自:新华财经近期,工行梧州藤县支行深入贯彻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工作部署,落实乡村振兴工作,将普...
爱迪特:公司保持开放态度,持续... 证券日报网讯爱迪特5月14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保持开放态度,持续关注口腔医疗及相关...
中航西飞:公司及子公司陕飞依托... 证券日报网讯中航西飞5月14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及子公司陕飞依托大中型飞机平台,持...
济宁市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推... 转自:济宁政务5月14日上午,济宁市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推进会议召开。济宁市委书记温金荣出席并讲话...
小马智行创始人自愿延长锁定期5... 5月14日,小马智行(NASDAQ:PONY)宣布,董事会主席、联合创始人、CEO彭军,以及联合创始...
北京博物馆头部达人联盟成立 5月14日,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北京博物馆季及“看·见殷商”展即将举行的重要时...
赵乐际分别会见拉丁美洲议会议长...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14日在北京分别会见拉丁美洲议会议长冈萨雷斯、中美洲议...
在古老的意大利科莫歌剧院,廖昌... 转自:上观新闻意大利当地时间5月12日晚,拥有212年历史的意大利科莫歌剧院迎来2024-2025年...
2025 新能源五大标杆车型解... 转自:衡水日报在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技术呈 "井喷式" 发展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车辆的核心诉求已...
紫光原董事长赵伟国被判死缓,紫... 【#紫光原董事长赵伟国被判死缓#,#紫光原董事长曾被称为并购狂人#,紫光集团破产重组后如何“求生”?...
为什么南方人家里都有这种碗? 作者:敏敏 徐可心编辑:陈燕妮如果你来到南方的街头吃饭,很可能会看到一种印着大公鸡的碗。小红书上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