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合理确定职工文化活动阵地的机构、编制,财政给予经费补助,各种事业收人享受公益类单位税费优惠政策。
要着力提升市、县(市、区)工人文化宫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选好配强领导班子,将有事业心、懂群众文化、会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文化宫。镇级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实行灵活用人机制,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招聘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等途径,使每个镇级职工文化活动阵地至少有1名管理人员,确保职工活动阵地有效管理。
要加强对工会资产的保护,按照《工会法》中关于"工会的财产、经费和国家拔给工会使用的不动产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任意调拨"的规定,明晰产权;对城市建设改造中需要工会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异地置换的项目,坚持先建后拆、拆旧建新,当地政府应积极协调,确保建设用地、建设资金等落实到位。 市、县两级政府要将职工文化活动阵地作用发挥情况纳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考核内容,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落实考核和问责的措施,为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不断增强职工文化活动阵地服务职工、服务社会的能力。
重庆市渝中区紧扣打造“党的建设先锋区”目标,集中力量解决社区办公用房不足问题,加快推进社区党建阵地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党委书记抓落实,三级联动聚合力。坚持把“有场地办事”列为中心城区社区党建“三有一化”之首,建立完善三级书记抓社区办公用房项目制。区委书记牵头抓,成立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组织、建设、规划、民政、财政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社区办公用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负责、协调推进社区办公用房项目工作。区委书记多次率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上清寺、两路口等街道社区调研,先后3次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研究解决社区办公用房不足问题。街道书记具体抓,作为辖区社区办公用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与区委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社区办公用房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并作为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书记配合抓,深入辖区居民和社会单位广泛征求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意见,及时申报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情况,积极发动社区干部和居民群众广寻房源,帮助解决社区办公用房场地狭小、设施落后问题,搭建好社区党建的基础平台。
科学统筹抓推进,多管齐下出实招。坚持科学推进、统筹安排解决好社区办公用房问题。“十条措施”加强投入。出台了《渝中区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十条保障措施》,通过“财政拨一点、部门出一点、街道筹一点、社会单位捐一点”的方式,逐步加大社区办公用房建设资金投入。力争到2015年让每个社区都达到500平方米以上。“配套建设”加强保障。积极推动落实在新建小区中配套社区用房,将其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按照集中、实用、便民要求,配套建设一批社区办公用房,资金从开发商货币补偿资金中调剂。 “统筹利用”加强调配。对暂无开发和新建项目的老旧小区,加强与辖区社会单位的沟通协调,充分利用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闲置房屋资源,合理调配社区用房。今年以来,采取政府划拨、置换、调剂等方式落实了5个社区办公用房。
完善功能抓服务,作用发挥见成效。立足完善功能、发挥作用、品牌引领,激励街道社区加强服务用房、活动阵地建设,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一委一居一站”,着力完善功能。在77个社区建立社区工作站,承担上级交办的公共服务职能,站长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兼任,将社区领导、自治、服务三大功能有机整合,分别由社区党委、居委会、工作站负责实施。根据社区服务功能的需要,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党员标准化活动室、党员谈心室、公安警务室等,设立计生、低保、就业等9个办事窗口,成为党委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设立“3+5”自治组织,切实发挥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在构建幸福和谐社区中的作用,成立社区议事会、管委会和评议会,在社区党委领导下开展社区工作;在管委会下,组织有一定工作能力、热心社区事务的居民成立精神文明、群防群治、物业管理、爱心互助、助商扶商5大专业委员会,成为党员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居民议事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和文化娱乐中心。精心打造党建示范点,凸显品牌效应。融合历史积淀、人文精神、党建文化,高品质打造了人和街社区“红岩家园”党建示范点,成为社区党员群众的党建高地、和谐家园、幸福港湾,社区党委被表彰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叫响了社区党建“渝中品牌”。在人和街示范点带动下,全区各街道社区竞相加强党建阵地建设和党建工作创新,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党建示范群。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作用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应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信得过理论预测.例如,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以用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等.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由于当时必须以主要精力领导反对帝国主义武装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斗争,所以在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特征时,除了进一步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指出的以上几点外,主要强调了社会主义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同时也十分重视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奠定战胜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的问题,提出了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的著名论断.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主要是从经济和政治方面,即发展生产力、所有制关系、按劳分配、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无产阶级的政权等方面,来阐述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 党的十二大总结了前人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指出:“过去在讲到社会主义特征时候,人们往往强调剥削制度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公有,按劳分配,国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以及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人们还强调,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结果,也是它的特征.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是还不足以完全包括社会主义的特征.社会主义还必须有一个特征,就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没有这种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党和十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这是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不断探索的重要成果.它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更加全面,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有了更加明确的标志,也为我们全面规划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的深刻说明. 一、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应有之义 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构成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社会的特征,都应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过去人们主要是从经济和政治方面来认识社会主义特征的,较少注意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要求人们树立公有观念;劳动人民直接参加国家和社会管理,需要具备相应的思想文化素质.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果只讲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特征,而忽视它的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不可能全面理解和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的进步,从根本上说,体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上.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取代资本主义,之所以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类型的社会形态,就在于它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必须是全面 的.物质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基础,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 二、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标志 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也就是精神文明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为广大劳动人民所享用的.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仅是人民创造的,而且是人民所享用的,是为人民造福的.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越多,他们的精神生活就越富有.资本主义文明则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产阶级不仅支配着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且支配着精神资料的生产用其成果.资本主义“精神文明”是维护资产阶级私利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是为其阶级利益服务的. 第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集中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体系,是人类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表.资本主义文明的核心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它贯穿于资本主义文明的一切方面. 第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的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是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一方面,文化建设能够比资本主义更普遍更迅速地发展;另一方面,思想道德建设能够确保文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在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则是畸形的:一方面,教育、科学、文化得到巨大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却陷入危机之中. 第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在资本主。
积极支持县(市、区)、镇(街道)和开发区(园区)新建(重建、扩建)以工人文化宫为主体的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具备条件的可先行修建。
建设、维修、管理资金纳入同级政府投资项目基本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对职工文化活动阵地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积极落实财政保障政策,由当地政府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对职工文化活动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给予支持。
在政府给予补助的同时,主管工会可以使用工会经费支持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发展,上级工会根据情况给予适当补助。市、县(市、区)政府要加大保障扶持力度,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等部门要结合发展规划,落实用地指标,提供便捷审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