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各级党委要将街道、社区党的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之一,纳入当地党建工作的整体布局,与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等其他领域党的建设有机衔接起来,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要及时研究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
一、要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1、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制 社区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与省、市、区属单位党组织的协调问题,政府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双重管理问题,新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和人户分离人员中党员属地管理问题,经费问题,等等。因此,要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必须强化责任机制,在措施上加以落实。
一是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责任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央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要经常进行调查研究,分类指导,作出工作部署,认真督促检查。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在县委。加强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责任主要在市委。
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做得好不好,作为考核市、县委和市、县委书记工作实绩的一个重要依据。”这是中央文件的非常突出的一点,抓住了责任制就抓住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
这就明确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并且确立了相应的考核依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也指出:“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没,责任主要在市、区(市、县)委。
市、区(市、县)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市、区(市、县)委常委要建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系点。要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市、区(市、县)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街道和社区党组织要尽快建立健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监督建设的领导责任制,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教育与管理、党组织建设的情况进行深人研究,不断提高领导水平。 二是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具体制度。
长期以来我们也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制度,如干部联系群众制度、领导干部联系点、报告员、接待日制度、党员责任区制度、党员与群众“结对子制度”,等等。但近年来,在很多地方和部门的这些制度被冲淡了、遗忘了。
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必须重新建立并逐步健全这些制度。南京市建邺区街道工委坚持用制度和体制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取得了实效。
街道工委通过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建立地区党建表彰激励机制,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建立党建成果交流制度,整体提升基层党建研究水平。建邺区街道工委建立了社区基层党组织信息报送制度,每个基层党组织每月上报信息,及时将社区党建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反馈到各单位,并载入街道党建网页交流。
还建立了社区“在职党员信息反馈卡”,社区党组织根据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的表现,通过信息卡的方式每年向在职党员所在的党组织反馈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及时反馈。建邺区结合党员教育管理建立了地区党建表彰激励机制。
街道工委把社区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驻区单位及党员都纳入了街道每年一度的“七一”评比表彰的范围。通过统一评比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拆迁稳定工作模范党员等,形成了同驻共建精神文明,同驻共管社区事务,同驻共抓社区党建的新局面。
建邺区还通过建立党建成果交流制度,整体提升了基层党建研究水平。街道工委每半年进行一次社区党建成果交流活动。
通过成果交流,了解和掌握社区党组织及辖区单位党组织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情况,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使社区党建工作不断积累新的经验,探索新的路子。 三是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监督检查制度。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后,党委和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纳入整个工作规划,要经常督促和检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落实情况,通过这种检查监督,引起各级单位和群众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要性的足够重视,提高各级党委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相应的督察、考核、奖惩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为了督促辖区内的党员切实发挥作用,必须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考核。具体做法是,在区街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中实行全方位目标管理,市、区、街党委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社区党建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区、街领导干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各区、街党委与社区单位党组织签订社区党建工作协议书。每年年底,由市、区委对区、街领导班子和领导成员进行考核。
根据考核结果,对目标任务完成出色、政绩突出的班子给予表彰、奖励,对完成工作情况差的给予批评,对不适应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干部予以调整。
街道党工委是区委的派出机关,是街道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开展社区党建工作,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街道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街道党工委的职责和任务是:(1)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决定,团结、组织党员和群众,保证党和政府各项任务在辖区内顺利完成;(2)讨论决定本街道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街道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对地区性、社会性、公益性的工作负全面责任;(3)领导街道办事处和街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并对区有关职能部门设在街道的派出机构实行双重领导;(4)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和各自的章程充分行使职权,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5)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6)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做好本街道干部的教育、培养、任免、考核和监督工作;(7)领导街道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
一是加大对社区硬件建设的力度,特别是要注重统筹兼顾,既要树立品牌,又要均衡发展。当务之急是解决个别社区办公用房过小问题和改善办公条件。二是建立健全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凡属政府部门承担的职能不得随意转嫁给社区,政府职能部门不得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向社区派任务、下指标。
(二)扎实工作,推动社区党的建设协调发展
定期召开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会,对社区党建工作进行部署,提出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增强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重视对社区党建工作的宣传,挖掘在社区党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老党员带年轻党员”、“树典型、育示范、带一般”,加大宣传力度,使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效进一步彰显,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舆论的引导造势作用,在辖区范围内营造出社区党建的浓郁氛围。
(三)加大宣传,形成社区党建工作合力
社区党建工作是一项网络式社会系统工程,单靠社区党组织的努力是难以奏效的。只有聚合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凝结广大社区成员的奉献,实行共驻共建,才能真正落实到位。要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主体,区党工委统一领导,办事处具体指导,辖区单位广泛参与的社区管理体制。各社区党组织要注重与驻区单位进行结对共建,这样才能有力地推进办事处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工作,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工作合力。
(四)拓宽思路,创新社区党员全员管理新模式
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即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共同管理。在对驻区在职党员统一登记造册的基础上,办事处党工委、社区党组织要成立相应的机构,特别是社区党支部要把他们参与社区活动的表现及时反馈所在单位党组织;单位党组织对在职党员年终党员民主评议、评选先进、提拨晋升时征求街道社区党组织意见,发展党员公示也应进社区。从而建立起“双向联系、双向管理、双向反馈”的新模式。
对离退休党员和直管党员“定岗管理”。也就是既要管理,又要发挥其重要作用。特别是离退休党员组织观念强,工作热情高,有的在社区有一定的威望,他们既是社区党组织的服务对象,也是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依托。可以借鉴有些地方的做法,统一将离退休党员的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发挥他们“退休不退党”的作用。
对流动党员实行“动态管理”。把党员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的工作紧密衔接起来,使每个党员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无论在流出地还是在流入地,都能融入党的组织,参加党的活动,受到组织管理,得到组织关怀,发挥党员作用,从而形成城乡衔接、全面覆盖、协同配合、运转有序的党员管理工作格局。
当前,在地方基层党建工作中,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社区乡镇,不少党员干部都觉得党建难做,踏石无印,抓铁无痕。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认识不够。很多基层党员干部搞不清“党建”二字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正确认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不知平日党建正是处理事务、解决矛盾的法宝。
另一方面是运用不够。疏于学习、忽于实践,遇事“临场发挥”、凭老经验老办法去面对和解决新问题,缺乏理论指导、全局统筹和长远考虑。
理论修养和储备匮乏,出言雷人,“外行”不满,“内行”不屑。 事实上,基层党建工作是基层发展的重要资源。
如果不能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党建的重要性,不自觉身体力行,那么基层党员干部就会处于被动,永远被牵着鼻子走,在应付上级检查和敷衍群众诉求之间“疲于奔波”。因此,只有让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真正被领会,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才能真正使基层党建工作从被动转向主动自觉。
持续扩大宣传。要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让基层党员干部理解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党建工作的方法;多组织群众活动,寓党建宣传于群众喜闻乐见的具体活动之中,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支持、监督党建工作。
要在全体基层党员干部心里形成党建工作是工作和发展的需要,是自己要求的共识。 不断创新模式。
党建工作要改变那些按部就班、亦步亦趋、闭门造车只为应付检查的旧习气。要结合实际,设计符合基层群众的利益需求的党建新模式。
尝试推进建成重大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化不稳定因素于摇篮;推行“道德你我他”活动,带领群众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加大社会网格化管理力度,定格、定点、定人、定责,使基层党建工作处于掌控之中。 确保组织保障。
基层党员干部普遍面临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问题,基层党建需结合实际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和新鲜血液的补充,避免“断层”现象的发生。要确保公共投入无偏差,确保每个支部有党建学习室、图书室、电教室等,保障党建学习效果。
要把组织保障一做到底,确保每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面旗帜。 坚持绩效考评。
要把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结合起来,把基层党员干部对党建工作的学习、领悟、宣传与干部的奖惩、晋升、使用挂起钩。通过看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实践心得是否卓有成效,心得转化运用是否卓有成效,形成基层党建工作考评有依有据的局面。
要把真学、真懂、会学、会用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形成重视学习、学以致用的用人导向。 广泛群众监督。
要把党的政策讲解给群众,在群众的眼光下推进基层党建,防止“两张皮”,杜绝阳奉阴违。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服务群众,要让群众时刻以主人翁的态度和责任感来监督评价基层党建工作,适当公布联系电话、网络联系方式等,让基层党员干部在倾听和解决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民生问题过程中接受群众的监督。
只有从上述五个方面齐抓狠抓,延伸党建工作的神经末梢,拓展“有形”的党建工作力臂于“无形”,才能使基层党员干部理论上有储备,工作上有方法,将党的政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从而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通过深化落实“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管理体制,构建由街道工委、社区党总支、党支部和党小组四级组织构成的社区党建网络机制,扩大党在社区工作的覆盖面,充分整合社区资源,不断提高党组织在基层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1、要探索调整和改进社区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按照“方便管理、增强实效”的原则设置党组织,推行把党总支建在社区、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的方式,形成健全的组织网络,实现党建工作触角的有效延伸。要从驻社区单位负责人和离退休党员中选拔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兼任副书记、副主任以及委员等职务,调动辖区单位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2、改进社区党员教育管理方式,保持社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实行党员分类管理。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支持鼓励在职党员参加所在社区党组织活动,进一步强化在职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对流动党员实行动态管理,确保社区党员关系不遗漏、组织生活不间断、教育管理不放松、先锋作用不削弱;对社区直接管理的党员实行隶属管理,不断强化党员的组织观念。坚持学习教育制度化。切实做到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制度健全,学习规范,通过学习教育把社区党员团结在社区党组织周围。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可组织身体好的党员与他们结成对子,定期传递党组织的信息;强化对年轻党员的教育,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为社区党组织当好参谋和助手;对长期在外、流动性强的党员可经社区党组织介绍,参加所在地党组织的教育活动。在继续坚持党员责任区的基础上,重点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通过设置政策宣传、民事调解、便民服务、治安巡逻、帮教解困、卫生保洁等服务岗位,在党员个人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由社区党支部研究审批,定期评议审核。
3、深入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努力创建和谐社区。社区党组织要注重整合组织资源,加强对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社区内各种组织的指导,使其按照有关章程,自主管理,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要把为居民服务作为社区党建的重中之重,把党建工作贯穿到社区服务和为民办实事的具体活动中去。根据群众的不同层次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在五个方面下功夫:在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面向困难群众社会救助、福利服务上下功夫;在帮助居民群众解决衣食住行方面下功夫;在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上下功夫;在维护社会稳定、体现社区服务的减震疏导功能上下功夫;在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上下功夫。
4、建立社区党建共建机制,构筑适应社区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要增强社区党建的实效性,社区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其协调职能,组织社区各单位开展共建活动,走资源共享、联创联建的路子,建立适应社区发展的党建共建机制。要明确共建职责,找准社区党建共建结合点。街道、社区和辖区单位党组织要以同一区域内各类组织共同关注的工作以及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项目为共建内容,充分调动各方共建的积极性。要建立沟通协商机制,搭建社区党建共建平台。充分发挥县(区)、街道、社区三级社区党建领导机构的领导、指导和协调作用,提出社区建设、管理和发展的阶段性指导意见,促进社区党建工作持续健康开展。
一、以德为先,抓班子、带队伍,提高思想素质 社区党组织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全心全意实践党的宗旨。
社区党总支要找准居民反映最强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实实在在地为辖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以此开创社区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作为一名社区书记,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职能作用,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一是要抓好班子团结,凝聚人心,汇聚集体资源要素,充分调动社区委员力量,组织协调,形成“上下一盘棋”的强大合力。一把手只有能团结人,才能抓好班子,带好队伍。
二是要加强学习,党总支要求班子成员每月读一本好书,每周写一篇学习笔记,不断提高“两委”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 “学习是取之不竭的源泉”,也是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是要真诚交流,强化坦诚相见、合作共事的意识。多沟通、多交流是提高社区成员凝聚力的重要环节。
四是要练好“三会”基本功,即“会做、会说、会写”。 首先要学会做,工作中要求每名社区委员,都要站在构建和谐社区的高度,去严细认真的做好每一天的工作。
把居民“急、愁、难”的小事,做为自已的大事去做。
第一,分发挥和有效利用社区老党员和离退休干部的资源优势聘请熟悉党务工作、有业务专长的老党员和离退休干部担任社区综治、社会事务等工作顾问,,指导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工作规划、实施和建档等工作。
第二,是按照党员的工作性质、专业或特长成立特色党小组,分区域、分类别定期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第三,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从社区自身条件出发,根据本社区实际情况,制定每个党员能够认可的,可行的管理制度。引导他们担当法规政策的“宣传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和社区事项的“协办员”,
第四,主动宣传和带头落实好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协助社区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解工作,促进社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上一篇:党建通俗讲(党建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