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画上句号,中国代表团蝉联金牌榜第一——看!金牌工匠这样炼成(讲述·工匠绝活(特别策划))
admin
2022-11-29 11:35:28
0

  图①:马宏达在进行日常训练。

  徐 震摄

  图②:李德鑫在练习手工制作部件。

  受访者供图

  图③:唐高远、侯坤鹏在调试机器人。

  王 者 王 博摄影报道

  图④:吴鸿宇在进行零件检测。

  陈智民摄

  图⑤:王珮在参加美容项目比赛。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供图

  图⑥:杨书明在电脑上操作。

  方常亮摄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奥地利时间11月27日,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落下帷幕。世界技能大赛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我国派出的36名选手在赛场上挥洒汗水,激扬青春,发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取得了优异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我国自2011年首次参赛以来,连续3届获得金牌榜和团体总分第一名,成功踏入世界技能竞技第一方阵。为此,本报记者采访部分获得金牌的选手,倾听他们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精彩故事。

  ——编 者

  从训练场到赛场,他们千锤百炼、精益求精——

  “用刻苦的训练精进技艺技能,以一技之长点亮梦想”

  一把刮刀一把灰泥,手起刀落毫不费力,留在墙上的一抹白底平整细腻,行云流水间透着深厚功底——从腻子使用量,到刮刀与墙面的角度,再到上墙的力道,样样有讲究。

  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来自浙江建设技师学院的马宏达在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中获得金牌,实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抹灰环节需要限时完成,操作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靠的是日积月累的肌肉记忆。”马宏达说。出生于2000年的他,从小在美术和动手能力上显现出特别的天赋。2016年中考前,马宏达通过提前招生进入浙江建设技师学院。一年后,他便加入学校的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实训队。

  “舍不得睡。”这是马宏达在今年9月某天凌晨发布的一条微博。内容的配图,是在昏暗的实验楼内,一道光照亮他的工作台。备赛期间,马宏达每天训练时长不低于7小时;夏日炎热潮湿,训练服一天要换好几套;一双5厘米厚、能穿一年的防砸防刺的劳保鞋,在他脚上两个月就磨破了底……

  “从60分到90分并不难,但只有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才能应对各种挑战。”马宏达说,相比国内训练时采用的12—13毫米石膏板,比赛时使用的是仅有6毫米的石膏板,厚度差别带来可弯曲度的巨大变化,操作稍有不当就会让材料报废,这一度让马宏达犯了难。经过和团队一晚上的讨论,新方案及时敲定,这也得益于他平时扎实的训练。

  “越来越多像马宏达一样的青年人,用刻苦的训练精进技艺技能,以一技之长点亮梦想,也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加油助力。”浙江建设技师学院院长钱正海说。

  汗水沉淀从容,奋斗凝聚底气。回忆起训练的日子,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移动机器人(双人)项目金牌获得者侯坤鹏、唐高远直言:“所有的艰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侯坤鹏、唐高远两人分别于2017年、2018年进入漯河技师学院电气工程系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学习。一次参与市里的光机电比赛,看到别的项目组操控移动机器人灵活运动,唐高远对此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从此开始积累机器人相关知识,“零基础,都是凭借自己的兴趣坚持了下来……”唐高远说。

  2018年,漯河技师学院电气工程系决定组建精英班,侯坤鹏入选;在这里,他与唐高远成为同学。刚到精英班时,唐高远一度难以理解函数的使用原理;侯坤鹏装配机器人不熟练。两人面对困难的方法都是“加练”——晚上下课后,唐高远继续刷题,体会函数的作用;侯坤鹏则留出一个小时来练习拧螺丝等动作,克服紧张情绪。最终,他们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队“六晋三”集训考核并代表中国队参加此次比赛。

  刚进国家集训队时,有一次,为节省时间,尽快调试出合适的程序,他们一连在操作台吃了9天泡面;2021年,两人几乎一年没有回过家,整日泡在学校的实训教室中,与教练一起解决新发现的问题……

  对于未来,两个人都有清晰的规划:“我们想继续留在学校任教,把自己在大赛上积累的经验、交流的知识,传授给学弟学妹们。”侯坤鹏、唐高远即将入职漯河技师学院,正式成为一名教师,投入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去,“我们想鼓励更多年轻人,积极投身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热潮当中。”

  从领奖台到讲台,他们传递热爱、不负韶华——

  “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想做好一件事,必须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报告厅中,一名身姿挺拔的小伙子正在同台下的同学们热聊;在他的胸前,一枚特殊的金牌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中国代表团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取得的首枚金牌,也是中国自参赛以来在家具制作项目上拿到的第一枚金牌。与金牌的光滑闪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名叫李德鑫的22岁年轻人手掌和指腹上布满了厚厚的老茧。

  出生于“木匠之乡”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李德鑫从小就爱动手做小物件。2018年,他高中毕业后进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这所学校也是家具制作项目的国家级集训基地之一。

  大二时,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备选选手徐志威来班级里交流,看着宣传片里身披国旗的前辈,李德鑫心动了:“原来好手艺也能为国争光。”经过层层选拔,李德鑫进入了校队,开始艰苦训练……

  家具制作项目有146项进行打分的指标,以1米高的柜体总高为例,尺寸差要求在正负0.5毫米之内,做不到就得零分。

  为了练好基本功,仅燕尾榫这一部件他就做了上千个;为了锻炼抗压能力,模拟比赛时,教练常常带着几十个同学来到现场围观,做出各种正式比赛时可能出现的干扰;为了在世界舞台上更好展现中国大国工匠的魅力,他的训练甚至包括形体、礼仪、语言等各个方面……“正是因为教练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我的技艺才得到快速提高,以后我也会将这种精神传递给我的学生们。”刚刚成为老师的李德鑫感慨。

  “参赛选手取得的巨大荣誉,让很多人看到了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重视!这些金牌选手为年轻人做出了榜样示范,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家具制作项目组长刘晓红说。

  美容项目金牌获得者王珮也选择教书育人。“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王珮说。

  2017年,王珮走进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后来,由于专业能力突出,她进入位于重庆的国家集训基地,遇到了影响自己一生的王芃老师。

  对美容行业而言,克服手的稳定性问题、实现“对称”是必须攻克的难关。由于手不稳,她做睫毛时,容易导致睫毛粘连或不到位;做美甲时,在细小的甲片上画不出精致对称的图案;画眼线时,也常常歪歪扭扭不一致……

  “为了帮我克服技术瓶颈,王老师不仅为我找来世界上各种前沿的范例资讯,指导我一遍遍练习,更让我领会到做好每一个细节的工匠精神。”回忆培训时光,王珮娓娓道来。

  “技能成才之路很苦,只有不断坚持,才能够品尝到成功的香甜。”王芃耐心的教导让王珮逐渐沉下心来,不断琢磨、复盘,再训练数千遍;练习过的甲片、假睫毛等美容道具至少上万个,“走在路上,我会观察每一个人的五官和体态,把每一个路过的行人都当成我的考题。”王珮说。

  “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某一领域的产业发展水平、职业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黎勇说,“这些金牌选手投入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事业中,不仅能有力传承高超技艺、冠军精神,更能激励带动、培训培养更多青年人才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从工业制造到移动应用,他们不断开拓、追求卓越——

  “最终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感觉所付出的汗水一下子就值了”

  时间回到2022年10月,德国莱昂贝格,来自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吴鸿宇正在参加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数控车项目的比赛……

  比赛一共分批量件、组合件、单件的切削加工这3个模块的考核。“专家组提供图纸,选手根据图纸把零件加工出来,要保证加工的精度和尺寸以及加工出来的正确率。”吴鸿宇说,项目的难点就在于考验选手操作数控车的能力。

  在备赛期间,吴鸿宇从早上8点开始,一次训练4小时,一天进行两到三次训练;有时候甚至延长到凌晨一两点钟才下课。

  “机械类项目的操作,需要连续长时间动脑动手,教练陪着我们进行指导调整和分析。”吴鸿宇说,“当我把工件按照规定的尺寸制作出来时,会很有成就感、自豪感。”

  用刻苦的训练精进技艺,用不懈的奋斗书写青春。在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来自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的杨书明,成为移动应用开发这个新增项目的首位金牌获得者。

  移动应用开发项目,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一个移动APP,包含原型设计、界面实施、功能开发、APP测试等4个模块。此次比赛的任务是以世界技能大赛为主题,制作相关的展示性APP,引导用户更加深入地了解该赛事。

  “考题范围广、题量大,几乎所有参赛者在比赛结束前的最后一刻还在赶进度……”杨书明回忆:该项目不仅考验选手们的编程思维和对指定工具的熟练程度,也更加考验选手们的开放心态、创新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

  “选择了技能成才的道路,就要勇于付诸实践、坚持不懈。”杨书明说。在备赛期间,他一周六天训练,早上8点到集训基地一直练到晚上8点,训练结束后再进行当天技术总结,等忙完差不多过了晚上9点。

  当听到颁奖典礼上宣布比赛结果时,杨书明忍不住与其他选手互相拥抱,跳起来庆祝:“最终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感觉所付出的汗水一下子就值了。”

  “技工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新兴产业或先进制造恰恰是技工教育应该快速直接、最早进入的领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李翔说。

  (本报记者吴凯、窦皓、王者、杨颜菲、王欣悦、洪秋婷、姜晓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汉中汉台交警:快递物流送货忙 ... 为进一步提升外卖、快递行业从业人员交通安全意识、文明出行意识及安全防护水平,4月16日上午,汉中汉台...
浙江鼎力:2024年净利润同比... 转自:财联社【浙江鼎力: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2.76% 拟每10股派10元】财联社4月17日电...
中央提级巡视第二天,昆明2人落... 中央巡视组提级巡视,进驻昆明消息公布第二天,昆明2人落马。据云南昆明市纪委、玉溪市监委4月17日消息...
2025年长江干线首个超大型新... 中新网南京4月17日电 (记者 朱晓颖)16日,在江苏海事部门海巡艇接力维护下,长江干线今年首个超大...
川恒股份一季度营收14.93亿... 4月17日,川恒股份发布2025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4.93亿元,同比增长43...
2025甘肃文旅(西安)推介会...   中国甘肃网4月17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如意甘肃誉中外,诗画陕西耀古今。4月17日...
彤程新材2024年营收32.7... 4月17日,彤程新材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32.70亿元,同比增长1...
时隔3个月再次到访北京,黄仁勋... 财联社4月17日讯,4月17日,应中国贸促会邀请,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抵达北京。三个月前,黄仁...
华阳股份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3... 4月17日,华阳股份大宗交易成交30万股,成交额177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的1.95%,成交价5.9...
杭州银行:5.04亿股限售股将...   4月17日金融一线消息,杭州银行今日发布公告称,本次非公开发行的限售股将于2025年4月23日上...
实探第五届消博会:智能+数字 ...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的产业支持政策,将带动健康行业快速发展、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引...
诺禾致源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1... 4月17日,诺禾致源大宗交易成交18.51万股,成交额251.37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的3.54%,...
今年第一季度刑事案件同比下降6...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4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通报了今年第一季度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其中,受理刑事案...
上海凯鑫:公司可能在2024年... 2025年4月17日,上海凯鑫(300899.SZ)公告称,预计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游客服务中心如何成为地标吸引? 转自:蚌埠新闻网游客服务中心,作为游客与目的地联系的“第一印象区”,在文旅融合、科技引领趋势下,游客...
科兴制药引进产品阿达木单抗获首... ‌‌科兴制药(688136)与‌浙江博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锐生物”)‌合作出海的‌阿达木...
海程邦达:拟以4000万元至8... 转自:财联社【海程邦达:拟以4000万元至8000万元回购股份】财联社4月17日电,海程邦达(603...
鸿远电子4月17日现1笔大宗交...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4月17日,鸿远...
鸿远电子今日大宗交易平价成交2... 4月17日,鸿远电子大宗交易成交24.64万股,成交额1362.35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的2.36%...
我国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保障运动... 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记者 田晓航)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