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高效为零工就业赋能(为零工经济就业群体赋能)
admin
2022-07-20 08:40:56

  今年,江苏将在省内市、县人流量大、交通便利的中心区域布局建设17个省级规范化零工市场,为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主体提供常态化就业服务,并与网络就业云平台结合,开展线上求职招聘服务。同时,江苏还配套出台了全国首个省级规范化零工市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建设标准。

  近年来,随着平台经济的迅速崛起,零工经济蓬勃发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左右,零工经济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就业形态的助推器。然而,不少地方的零工市场用工双方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甚至存在劳务纠纷等潜在风险。

  零工经济在稳定经济、降低失业率的同时,存在就业方式不稳定、劳动者保障不足、优秀人才难留住等诸多问题。因此,因地制宜构建标准统一、服务规范的零工市场,为零工群体提供就业推荐、职业规划、劳动维权等服务势在必行,可以保障其劳动权益,也可以推动零工市场“灵活而不乱”。

  建设零工市场,首先要加快零工经济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出台行业性服务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零工经济从业人员数据登记备案制度,全面采集从业人员信息,将已经成熟的就业形态纳入新职业目录,作为参加社会保险、享受社保待遇、保障劳动权益的基础。

  其次是强化用工供需对接,制定零工用工规范。零工市场应加强与市场化求职平台合作,发挥中介组织作用,让零工供需对接更精准。同时,在区域范围内制定零工用工价格指导价,制定零工用工规范,增强供需双方信任,为劳动纠纷提供参照。比如,《江苏省规范化零工市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建设标准(试行)》就明确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社会资本和优质服务资源参与零工市场建设和运营管理,依法依规提供招聘求职对接服务,拓展职业规划、企业管理、法律援助等专业化服务,这将为社会组织更好服务零工市场奠定坚实的政策基础。

  同时要健全适应零工经济就业特点的社保政策,完善适应零工就业人员的社保政策措施。推动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切实保障零工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此外,在规范引导线下实体零工市场发展的同时,还要积极搭建线上数字零工市场。推动零工从在马路上“等活”向手机上“刷活”转变,实现零工市场服务全天候、不打烊,以信息化手段为用工方和求职者提供便捷、舒适、放心的服务。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蒋 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扎根沃土 砥砺奋进 新华社记者 韩佳诺 太行深处,订单农业催开老乡的笑颜;西北戈壁,供销直播间将特色农产品送进千家万户;...
“天下嘉峪关”夜游项目入选“2... 本报嘉峪关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于晓明)近日,由嘉峪关市申报的“数字赋能推动长城文旅融合‘破圈出海...
甘肃单日用电量创历史新高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占东)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统计,受今冬首轮寒潮大风天气影响,甘肃采...
科技赋能保障粮食安全 技术创新... 后焕文 青稞是青藏高原最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优势作物。为保障甘南州粮食安全,着力解决好种业“卡脖...
对接产业升级新疆高校培育新质生... (来源:中国改革报)转自:中国改革报□ 祝坤艳 刘鑫岳 郭凯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