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融入中心,在服务生产经营中展示新作为电网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肩负着重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中心工作就是保证安全生产,保障电力供应。
宜春供电公司党委注重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中心工作,实现党的工作与公司生产经营工作有机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两张皮”、“空对空”的问题。1、在市、县公司全面推进党政分设、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运行机制。
市、县公司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兼副总经理,纪委书记协助总经理分管监察工作,公司领导实行联系支部制度,市、县公司实施纪委书记异地任职,有效地实现了党政双向进入、共同管理。2、深入开展“电网先锋党支部”创建活动。
以党支部所在单位安全生产、资产经营、优质服务和党风廉政建设完成目标任务为考核内容,要求党支部在“急、难、险、重”工作中,主动配合支持行政领导,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带头迎难而上,努力工作,为本单位发展、改革、安全、服务、效益、稳定目标任务的完成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3、积极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
完善支部设置,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培训工作。基于公司各党支部书记大多是兼职,积极修订完善党支部各项制度,规范支部建设流程。
加强生产一线党员发展工作,注重把技术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业务骨干,计划三年内全面消除无党员班组。4、全面实行“党员服务承诺制”。
要求每个党员围绕服务公司科学发展大局,在履行岗位职责、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绩效、确保安全生产等方面,向党组织作出四项承诺,做到岗位履责零推诿、诚信为本零违约、工作质量零差错、监督管理零宽容、廉洁从业零违纪、厉行节约零浪费,发挥党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模范带头和示范作用。二、进入管理,在促进企业管理中提供保障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
宜春供电公司党委把党建工作进入管理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党组织深入各管理领域着重做好人的工作,注重管好人、带好队伍。1、坚持和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建立健全领导班子重大议事制度,在企业重大决策上发挥党委的源头参与和政治引领作用。2009年,涉及公司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经营发展战略和目标、重要干部任免、机构设置、调整、人员编制及人员进出共82项“三重一大”工作,均通过党委扩大会、党政联席会和总经理办公会研究讨论通过。
2、注重抓好干部员工政治学习和培训教育。建立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做到“五个一”即:每月组织一次学习、确立一个主题、有一个中心发言、发一期《学习与思考》通报、每年开展一次中层以上干部学习文章评比活动;学习内容包括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要文件精神、电网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财会税收、法律事务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政策、规定等业务知识。
同时,每年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提取专项费用,加大干部员工的教育培训力度。3、扎实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公司党委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员工思想动态分析会,每季召开一次公司系统员工思想动态分析会,准确把握员工思想脉搏,保持员工队伍稳定;积极开展“首席专家”、“优秀技术人才”、“优秀技能人才”评选工作,拓展一线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实行薪酬发放向生产一线倾斜制度,新进大学生下基层,稳定一线员工队伍。4、注重用党风廉政建设堵塞管理漏洞。
积极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坚持中层以上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制度。去年,公司党委创新开展了反腐倡廉“岗位危险点”查找活动,围绕三个关键环节(决策部署环节、过程控制环节、结果评估环节)六个重点领域(思想作风、干部人事、财务资产、营销服务、生产建设、物资采购)的排查内容,查找出可能存在的“岗位危险点”480余个,进行全面讨论、分析,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确保了公司全年没有发生任何责任追究事件,未发生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以及各县(区)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违法和严重违纪的问题,未发生新闻媒体曝光事件。
今年公司又积极探索纪检监察工作方法,开展了以岗位为点、程序为线、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开展重点岗位廉政风险分析、防控工作,力求党员干部及广大员工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促进公司健康发展。三、拓宽领域,在改革创新中增强活力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灵魂,是增强企业党建工作活力的动力。
在企业的发展中,宜春供电公司党委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不断拓展党建工作的新领域。1、以加强本部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加大共性指标绩效考核力度。
公司党委按照《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针对绩效考核共性指标中“五纪五制执行情况、执行力建设情况、工作效能情况、勤俭办企情况”四个方面,每月对各党支部和本部部门及直属单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当月部门(直属单位)及员工个人月度绩效薪金直接挂钩,把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进行了有效结合。2、以加强服务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推出“明月”品牌供电服务。
公司党委认真落实市。
近年来,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人调研思考,提出“三型党委”建设工作思路,即建设思想政治组织领导型、决策和参与决策型、协调保证型党委。
对党委主要职责从功能上组合、从内容上拓展、从机制上创新、从方式上改进、从程序上规范。 建设“思想政治组织领导型”党委,明确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定位。
在实践途径上重点从党代会,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委理论中心组,日常工作超前谋划等六个方面发挥作用;建设“决策和参与决策型”党委,找准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 对于由党委直接决策的问题,及时作出决策,并组织实施,对需要党委参与决策的事项,主要通过五种方式,即共同商定议题并参加总经理办公会议直接参与、通过深人调研超前参与、通过党委领导进入专项工作机构在决策中具体参与、在日常工作中通过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通过建立完善决策程序和制度保证参与。
形成 “统分结合、交叉衔接、协调制约、运转和谐”的工作机制;建设“协调保证型” 党委,夯实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基础。主要通过职代会协调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关系、推荐重要干部协调董事会和经理层的关系、搭建行政与工会共青团组织的协调平台等三种方式,体现对企业改革发展的服务保证作用。
每个企业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即使相同的问题对不同的企业也会有不同的对策,为您转载下面资料,仅供参考: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改制和发展,特别是在产权多元化的趋势下,企业党建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党建工作软化。有的企业认为抓党建应该以经济利益为主,有时间抓一抓,没时间放一放,没有精力抓党建,基础建设薄弱;有的企业组织活动无经费、无场所、无器材、无内容,活动难开展;有的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职工思想缓散,组织功能弱化,党员作用难发挥,优秀青年等待观望,党员的培养发展出现断层,甚至存在多年不发展党员的现象;有的企业行政领导兼任党委(支部)书记,主抓生产经营,对党建工作既无经验,也无精力,组织意识不强;有的企业既不开党委(支部)会,也不开董事会,主要领导说了算,组织机构濒临瘫痪;有的企业党务干部政工职称不享受待遇,酬薪明显低于同级别的经营管理人员,致使部分优秀党务人才流失,即使从事党务工作的干部也不安心,不尽心;有些企业改制,机构精减,人员分流,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成为重点,党务干部“兼职化”、“业余化”问题突出。
二是组织功能弱化。党的基层组织应在国有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员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但是企业改制后,特别是企业性质改变后,企业只注重在“做大做强”上做文章,却不愿在党建工作上下功夫。
有的认为企业应以经济利益为主,党建工作要服从于经济建设,党组织成了企业的附属机构,党建工作变“矮”了;有的认为企业重大问题应由董事会决策,而忽视了组织的存在,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领导分工负责制难以实现,党委(支部)职能变“瘦”了;有的认为企业抓党建与抓经营相冲突,重生产,轻党建,党课教育难落实,党内活动难开展,党组织变“虚”了;有的认为企业设了组织就得设职位,政治工作是虚的,经济效益才是真的,党建工作变“多”了,等等。这些消极思想、模糊认识的存在,极易形成党政关系不顺、组织功能弱化、党建工作无力等问题,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协调不顺,党建务“虚”,行政务“实”,党组织从事的是“软”工作,经营部门创收是“硬”指标,组织活动与行政管理两夹皮,导致组织参与决策难、监督难、活动难。
三是党性观念淡化。随着国有企业的逐步发展和改制力度的不断加大,下岗分流、自谋出路的流动党员和退休党员数量不断增多,教育管理难度增大。
有些企业尤其是困难企业因受教育经费、活动场所的限制,组织活动难开展;有些企业根据下岗分流党员分布情况,动员他们将组织关系转至党员居住地,但由于企业党组织与街道、社区党组织协调衔接不到位,有些街道、社区不愿接纳 “外来党员”;有些企业的党员分流后,外出务工地点不确定,随意流动性大,党组织难以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有些企业的下岗分流党员长期外出务工,不与组织联系,党组织不好管理;有些企业的党员下岗分流后,思想认识出现偏差,对组织失去信心,党性观念淡薄,不愿参加活动;有些企业的组织部门教育管理滞后,没有及时调整组织设置,导致下岗分流和退休党员没了“家”,成了“三不”党员。 四是处理问题简化。
在国有企业改制进程中,由于部分党员因岗位调整,个人利益发生变化,下岗分流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事关个人生活的重大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聚众上访,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有的企业管理层实行年薪制,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多万甚至几十万元,而一线员工工资较低,收入差距拉大;有的企业改制重组或变相入股,国有资产流失,职工分流下岗;有的企业重要岗位任人唯亲,裙带关系复杂,利用职务之便捞取好处;有的企业在重大工程招投标、大额度资金使用、大宗物资采购、产品销售等重大问题上搞“个人说了算”,兹生腐败问题等等,职工群众对此反映较大。
二、主要对策 (一)不断强化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国有企业一般设有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等领导机构,作为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国有企业,党组织虽不是以经营管理为主的行政领导核心,却是政治领导核心,起着把握大局、统领全局、指航引路的作用,如果没有组织的把关与监督,就容易形成“集权领导”、搞“一人说了算”,领导班子就握不紧拳头,拧不成绳,组织没有凝聚力,工作没有战斗力,说话没有感召力。
因此,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合理编配班子成员和党务人员,把政治觉悟高、党性观念强、思想道德纯、自身形象好的干部调配到党务部门工作。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做到活动有场所,经费有保障,组织经常化,形式多样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激发广大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做大做强企业。
建立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多方沟通,加强团结,增进友谊,提高组织领导能力和班子的团结协作能力;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帮助班子成员找查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加强党内。
近年来,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方面,提出“三个优势”转化为“三种能力”的要求,即努力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科学决策的能力、攻坚克难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优势。 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科学决策的能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把党组织统揽全局、把关定向、决策引领、协调保障的作用体现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深化“三型党委”建设,使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作用。 把党组织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坚克难的能力。
全面推进“铸魂、化制、育人、塑形、强企”五项工程,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践行道德规范,构建了具有电气化局特色的企业核心价值体系。面对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一个党组织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鲜艳旗帜。
在关键时刻,各级党委快速反应、果断决策、有力指挥,在危难关头,广大党员干部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哪里有危险,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
在重点工程、抢险救灾、促进就业、扶危助困、维护稳定等方面当先锋、打头阵、做表率。把党组织的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根本利益。在权益保障上,建立完善职代会、厂务公开、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等民主管理制度,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认真解决与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实际问题。
在队伍建设上,努力打造职业素养好、道德品行好、诚实信用好、合作共事好,思想过硬、组织过硬、作风过硬、本领过硬的“四好四过硬”员工队伍。 在人文关怀上,不断加强现场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心理疏导,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上桥头、下班组、到宿舍、入人心,增强了党组织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夯实国企党建基础“党的领导,定向引航”,针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存在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成都市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机构、党建力量、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完善党建工作机构。 强化市国资委抓系统党建工作职能,调整充实党建力量,实现党组织覆盖率达100%,各国有企业均设有党委办公室、党群部、政工部等党务工作部门。
同时,为加强党员管理,在国有企业中开展了“党员组织关系排查”专项清理工作,共排查出党员人数74654人,排查出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611人,进一步提升党员管理科学化水平。 充实党建工作力量。
坚持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选拔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担任企业党委书记,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建立“内部选”“上级派”“社会聘”的党务干部选用机制,切实做到党建工作专人专责。
实施“两个80%”培养计划,推进干部党务业务双向培养。 2016年组织举办了5期培训班,对500余名国资系统企业党组织书记、副书记以及党务人员进行了集中能力素质培训。
成都地铁公司采取党员部门负责人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方式,确保党建工作每个环节都有人抓、有人管,并且抓得起、管得住。严格党建工作机制。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契机,进一步抓好三会一课、固定党日、民主评议、双重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党费收缴、党组织按期换届等规章制度。当前,统一部署了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清查工作,58户企业党组织已按期换届,有效激发了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内生活力。
统一开展了党费收缴清理工作,157个基层党组织完成党费收缴清理,1053个基层党组织正在清理,33户企业已初步核清。成都建工集团创新“三会一课”制度,开办“农民工党校”,采取技校与党课相结合、技能与兴趣相结合“双结合”的有效方式,切实增强农民工思想政治素质。
目前,已培训农民工近千人。创新国企干部管理“国企改革,关键在人”,针对国企领导干部重业务轻党建、“一岗双责”落实不力等问题,成都市坚持党管干部,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市场竞争需要的选人用人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向深度发展。
建好国企党委班子。充分发挥党组织确定标准、规范程序、参与考察、推荐人选等作用,建立起分层分类管理的科学选人用人机制。
按照好干部标准和三重用人导向,优化企业党委书记、专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等党的重要职位的选任程序。全市70%以上的企业配备了党建专职副书记。
规范国企董事会。探索竞争类企业逐步实行“外部董事人数大于内部董事人数”的董事会结构,功能类和公益类企业逐步增加外部董事比例,落实董事会在经理层选聘中的职权,明确上级组织部门和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党委发挥确定标准、规范程序、参与考察、推荐人选等作用。
配强国企经理层。遵循市场化选人,着力落实党组织“管原则、管标准、管程序、管机制、管监督”的“五管”职责,成都市研究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层实行市场化选聘和契约化管理的办法,探索党管干部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组织考察推荐与市场机制选聘结合,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结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近期,选配职业经理人19名。推进交叉任职。
结合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和党委领导班子届中调整与增补工作,对进入“两委”人员严格把关,充分体现国有企业党委“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进一步明晰职责,切实做到“专兼结合、一岗双责”,有效实现企业党组织与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职能上的有机结合。 目前,市属20户国有企业148名企业领导人员中80%以上人员实行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明晰党建职能职责“党建履职,从严从实”,针对国企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体现不明显,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地位不明确的问题,成都市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市属国有企业章程,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完善综合考评体系,使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 纳入企业章程。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指导各市属国有企业将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任务纳入企业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工作规范,明确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以及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明确权责边界,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目前全市市属国有企业正积极开展此项工作,金融城公司、农发投公司、成都地铁公司、文旅集团4户企业公司章程的修订工作已完成。
压实主体责任。明确市委、市国资委党委、企业党委、党委书记、基层党委班子成员等的党建职责,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纵向到底的层级责任体系。
市委强化国企党建工作顶层设计。市国资委党委定期开展国企党建工作研究、召开国企党建工作会。
国企党委制定年度党建工作目标任务,定期开展管党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