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小女孩在夜市里逛文创手作区。 查金辉 摄
从世界各地特色小吃到沈阳街边神店,60余种美味汇集于此。
铁西的“西”,红色的“红”,市集的“市”,铁西万象汇西红市夜市“市”如其名,融合了美食、文创、亲子、萌宠,还有记录铁西百年工业发展史的摄影展,以丰富包容的业态、独具特色的产品、多元文化的融合走进沈城市民的夜生活,在全国10个城市51个入围单位中荣获东北区域唯一“夜莺奖”,并斩获“沈阳市经济示范街区”称号!
2.0版西红市夜市全新升级
2021年,西红市夜市与沈阳人相逢在6至9月每个周末的夜晚。时隔一年,全新升级的2.0版如约回归,聚拢着独属于这个夏夜的元气与炙热!
8月19日傍晚,夏季的热浪仍有余威,夜市开始热闹起来,消夏美食是这个夏夜最浪漫的佐料。“逛夜市一定要空着肚子来,好吃的太多了!”市民张先生一家四口的晚饭就打算在这里解决,刚刚品尝完烤芝士,正要寻找下一个目标。
韩国培根芝士卷的香味吸引他们驻足,一片片培根包裹着芝士和蔬菜,奶香和肉香融合在一起,搭配黄芥末酱,口感丰富。
对面的档口,爆蛋吐司里面夹满了嫩嫩的煎蛋,还添加各种肉类、蔬菜等配料,浸满了黄油的香味,吃一口超级满足。网红美食拇指生煎,每个只有手指尖大小,包满了肉馅,一个个玲珑可爱,还可以试吃。
从世界各国特色小吃到沈阳街边神店,60余种美味汇集于此,一圈下来基本可以吃到各大必吃榜上的推荐美食,接地气儿的烟火气与美味的精致体验并存,美食狂享,跃于味蕾,相拥于酸甜夏夜。
网红市集彰显“正年轻”标签
相对于有着二三十年历史的彩塔夜市,西红市夜市更追求“正年轻”的标签。
“年轻”体现在对产品不懈的创意和研发中。夜市正门口,怀旧与炫酷碰撞,迸发了老字号“不老林”对于“永远青年”的追求与活力。跨界开起的牛乳饮品店主打牛乳茶,保留了不老林牛轧糖独有的奶浆浓香和花生碎酥香,同时契合轻糖的新兴需求,给人一种不是很甜,却惊艳味蕾的美好体验。
新产品勾起众多老沈阳人对于童年味道的追寻。45岁的刘敏特意买了一杯,“冲着这个牌子买的,小时候过年才能吃一块不老林糖,那种香甜的味道久久难忘。”
不老林品牌运营总监刘哲介绍,不老林糖属于老沈阳人所独有的味觉记忆,品牌创立34年,逐步开发了多款产品。在去年的西红市夜市上,“不老林”饮品首次进入市场“试水”,经典的红白蓝小旋风条纹图案唤醒了大家的记忆,一时间成为网红打卡地,跨界大获成功,很快就开了第一家店。而如今,他们的第三家店已经提上日程。
“年轻”更是西红市夜市创业者们共同的特征。主办方介绍,夜市在招商的项目和品牌选择上,有意凸显时尚新潮、多元创意的特征,带动了1000余人次就业,而这些项目的经营者,也是一批有姿态的青年人,他们用无限灵感吸引更多年轻的消费群体惠顾。
高力乐就是一家面向青年和儿童家庭为主要消费者的冰淇淋甜品店,今年首次参加西红市夜市,周末平均每晚能卖出200个冰淇淋。产品经理小李介绍,品牌的经营团队就是一个由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组成的群体,致力于让小朋友吃上更安全、健康的冰淇淋。大家有活力,有创意,很好的契合了品牌定位和研发,也为他们在市场中不断开拓提供动力。
文创市集传递城市文化新主张
除了美食,夜市还有着老铁西所独有的工业风,市集中设有一处展区展出《昔影1.0铁西旧影——百年铁西摄影展》,照片里展示着铁西老工厂的点点滴滴,意在传播、发扬铁西时代工业文化,提升区域文化自信。
文创手作区是夜市的一大特色,吸引了众多有这方面爱好的“小资”人士汇集,有原创可爱的手工配饰,风格大胆的绘画涂鸦,还有乐手现场弹奏尤克里里,让市民感受非遗文创,体味匠心温度。
一个小摊上,琳琅满目的胸章、钥匙链和冰箱贴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胸章的主创图案是一个可爱的梳着两条麻花辫的女孩图画,摊主CC毕业于艺术院校,这是她原创的自画像。
还有一些创意冰箱贴写着“不吃胡萝卜”“不吃香菜”等文字,配上卡通图案,趣味十足。“这些有我自己不吃的,也有在朋友圈征集来的创意,就是感觉比较好玩。”CC的这个小摊最多的一天卖了900多元,看中的就是这个夜市的“文艺气息”。“这只是一个展示窗口,我还在其他社交平台有账号,主要接一些商业插画的业务。”
主办方介绍,今年西红市夜市2.0在“规模、产品、活动”三个维度进行全新升级,打造城市漫享露营区,市民可以在夜幕下观赏星空影院,家庭互动区有可爱的萌宠羊驼,旋转木马给小朋友一个多彩童年。这些独具匠心的设计,融入创意主题节、特色文化活动、不间断的特别企划演艺,将悠闲生活的理念植入市集内容之中,不断传递城市文化主张,延伸消费场景,打造铁西文化新名片。
一城品一味,此城看此市!当晚风踩着落日,黄昏涂抹浪漫,有烟火日常,有清风斜阳,有西红市的夜晚,它来了!
辽沈晚报 记者 闫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