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机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直在加速中)
admin
2022-08-19 09:42:00
0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时至今日,已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四年。

  四年来,沪苏浙皖紧密携手,各扬所长、协同发力,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使长三角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互联互通,“轨道上的长三角”跑出加速度

  随着高铁网络的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正加速“奔”来。2021年,长三角高铁营业总里程达6542公里,比2018年增长54.7%。

  而长三角交通的通达性还在提高!7月13日,沪苏嘉城际铁路开工仪式在浙江嘉善举行。一线跨三地,该铁路建成投用后,沪苏浙两省一市交界地区将由交通薄弱地区转变为交通枢纽节点,进一步实现交通出行的“同城化”。长三角示范区执委会生态和规划建设部部长刘锋感慨道:“以往一条铁路从规划到开工都要三四年的时间,沪苏嘉城际铁路只用了1年左右,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除了铁路,长三角的世界级港口群和机场群规模也在不断壮大。

  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位,不仅开通马鞍山、六安等海铁联运线路,宁波舟山港还与上海港交叉持股,与江苏省港口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为深化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共同打造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提供有力支撑,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6月15日,上海市政府与浙江省政府以视频连线方式正式签署进一步深化小洋山区域合作开发框架协议。

  2021年长三角的集装箱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标箱,港口货物吞吐量在全国占比达41.8%;同时长三角区域目前共有运输机场24座,货邮吞吐量达624.6万吨,旅客吞吐量已达1.7亿人次。

  “距离”近了,产业科创协同顺势“起飞”

  8月11日,2022年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拍卖会成交金额突破50亿元。从最初的1.04亿元,到去年的10.23亿元,再到今年突破50亿元,科技成果拍卖会成交额呈现井喷式增长。瞄准民用航空这片万亿级的蓝海,日前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取证试飞,将带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大飞机相关产业链快速发展。

  当前,环太湖科创圈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加快建设,苏州高新区位于“一圈一带”交汇点,为打造一流产业创新集群带来了重大机遇。今年5月底,为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集群、建设环太湖科创圈引领区,苏州高新区召开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会议,重磅发布“人才支持产业创新集群18条”。根据新政,苏州高新区聚焦“2+6+x”现代产业体系,对顶尖人才(团队)给予最低5000万元、上不封顶的支持。

  “安徽认真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与沪苏浙合力将长三角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安徽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吴劲松表示,今年上半年,安徽从沪苏浙吸纳科技成果788项、成交额约92亿元,向沪苏浙输送科技成果713项、成交额约59亿元,成交额占比分别超省外吸纳、输出的40%、50%,同比增长约700%、1400%。

  在202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的评选中,长三角地区共获奖137项,在全国占比超50%,其中一等奖获奖6项,在全国占比超4成。2021年长三角获得的发明专利数为18.2万件,较2018年增长了63%,在全国占比达26%。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达104家,在全国占到20%。

  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大步向前

  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成立两年多来,紧扣高质量和一体化两个关键,一体化制度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作为一体化制度创新的试验田,示范区紧盯一体化发展共性难点问题,在两周年已形成73项制度成果的基础上,聚焦绿色发展、双碳战略、要素流动、共同富裕等重点领域,又推出了15项具有“含金量”的制度成果。目前,在示范区已形成的88项制度创新成果中,已有38项向全国复制推广。创新成果落地见效,不断释放制度红利。

  跨域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沪苏浙两省一市在交界处面积约35平方公里范围内,合力打造体现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绿色理念的功能样板区“水乡客厅”,建设一张蓝图管全域、一个主体管开发、一套标准管品质、一个平台管实施、一体化制度管治理等“五个一”共建模式集中实践地,推动行政区经济末梢区域加快向现代化功能经济区转变。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分别牵头推进青浦西岑科创中心、吴江高铁科创新城、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

  新型跨域治理模式不断取得新成效。形成最大共识、凝聚最大合力、整合最大资源,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一体化示范区“理事会+执委会”工作机制高效运转,示范区开发者联盟吸引中国三峡集团等一大批优质市场主体和高端要素资源深度赋能示范区建设,目前已由12家创始成员增加至53家成员单位,覆盖行业领军企业、重点高校、咨询机构和主流媒体,联盟成员积极参与一体化示范区绿色基建、绿色金融、能源环保、高端制造、文化旅游等领域重点项目开发建设,为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光明日报记者 孟歆迪 苏雁 曾毅 常河 陆健 刘已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伊朗外长:伊美第三轮会谈将于2...   新华社德黑兰4月19日电(记者陈霄 沙达提)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19日报道,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当...
完善竞业限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转自:法治日报□ 尹诗雅 刘智铭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和稳定就业,...
二向箔能打败三维生命吗? 二向箔能打败三维生命吗? 二向箔将太阳系从三维空间变成只有“长宽”两个维度,而“厚度”为零的二维空间...
美国最高法院叫停政府驱逐委籍人... 转自:央视新闻△资料图  美国最高法院当地时间19日下令,联邦政府必须暂停驱逐当前关押在得克萨斯州北...
看图猜字! 看图猜字!每个字里面都看到了酒,应该就是“酒”
特斯拉据悉推迟在美量产平价版M... 财联社4月20日讯(编辑 夏军雄)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特斯拉推迟了在美国制造平价版Model Y...
惠民演出进万家 吴勇 黄秭轩 王柯潞 摄(一师三团)
鹰眼预警:南兴股份营业收入下降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9日,南兴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为标...
美国又一小飞机坠毁 机上载有4... 当地时间4月19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伊利诺伊州警方当天上午接到一起小型单引擎飞机坠毁的报告。美国联...
鹰眼预警:*ST嘉寓营业收入大...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9日,*ST嘉寓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为...
工厂“黑科技”背后的产业新变迁 ●新华社记者 张辛欣 周圆 实体经济的“烟火气”在企业,企业的活力看生产线。 当机器...
兵团七人入选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 本报乌鲁木齐讯(全媒体记者 马雪娇 实习生 赵冰冰)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2024年...
鹰眼预警:三川智慧营业收入大幅...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9日,三川智慧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为标...
鹰眼预警:乐普医疗营业收入下降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9日,乐普医疗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意见为标...
鹰眼预警:冀凯股份应收账款增速...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4月19日,冀凯股份(维权)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审计...
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编者按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
兵团“2025年青年普法志愿者... 本报石河子讯(全媒体记者 史进) 4月17日,由兵团法学会、司法局、团委联合举办的兵团“2025...
以军恢复军事行动来首名以士兵在... 当地时间19日晚间,以色列国防军证实,当天早些时候,以军部队在加沙地带北部的拜特哈嫩遭巴勒斯坦伊斯兰...
共建宜居美好家园,看看他们怎么... ●谢国庆  张乐  谭新文  周情  李振蒙  陈健生  王璐璐  张刘武编者按春风拂绿万象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