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克森美孚:将优势汇聚为协同效能,为中国工业加油
创始人
2025-11-27 16:46:26

(来源:中化新网)

近日,埃克森美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企业用户润滑油业务部副总经理周苏平在参加202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及可持续发展论坛期间,与媒体进行了对话,探讨其如何以全球智慧与本土创新,与中国工业同频共振,共赴可持续发展新征程。

问:在您看来,除了常见的投资与创新,中国石化行业的“新增长”还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隐形”维度?

周苏平:在我看来,“新增长”并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规模扩张,确保运营的安全稳定、构建行业生态“护城河”,或借助数智技术释放生产潜能,同样构成了高质量增长的重要维度。这种增长模式或许不那么“显性”,却是驱动企业穿越经济周期、实现稳健发展的关键力量。

首先,在当前多重挑战的背景下,长期安全稳定的运维已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工业润滑油在提升耐久性、节能降耗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生产运营的稳定性提供保障。

其次,增长也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企业要跳出“内卷式”的低价竞争,通过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促进行业良性发展。比如,我们在提供工业润滑油的同时,还通过美孚Solvancer™油溶性清洁剂服务,帮助客户清除设备中的漆膜与油泥顽疾,打造更清洁、更稳定、更高效的运行环境

最后,数字化技术也正在让“看不见的价值”变得可衡量。例如,油液在线监测推动设备维护从“定期检修”转向“预防性维护”,不仅帮助降低了成本、提升了运营效率,也让产业链协作更加精准高效。

埃克森美孚中国致力于以卓越的润滑产品与服务,将“看不见的细节”转化为“看得见的价值”,持续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问:作为集团整体价值链中的重要一环,工业润滑油业务如何与碳管理等宏观战略协同,共同支持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周苏平:随着全球能源加速低碳化转型,中国工业将在“十五五”规划的引领下,加速迈向智能化、绿色化与高质量发展。埃克森美孚中国不断深化改革与创新,并依托其多年来在中国市场的精耕细作,为中国工业提供集高品质润滑产品与全方位专业服务于一体的绿色润滑解决方案。

在工业制造业领域,我们自2020年起积极践行绿色润滑行动,旨在通过高效节能油品、专业润滑服务和循环周转包装,为客户提供集前期诊断咨询、中期针对性的润滑产品和专业服务、到后期绿色效益评估为一体的绿色润滑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无忧运营的同时,帮助实现节能、降耗和减排的多重目标。

此外,埃克森美孚中国也积极探索与各权威机构的深度合作,并于2013年和中国节能协会开展战略合作。双方于2016年联合推出了“高效节能工业润滑油能效测试”,旨在验证和量化高效节能型润滑油在现实工况下的节能效果,推动技术革新。目前,双方已展开20余项能效认证,覆盖多个行业及应用,其中美孚DTE 10 超凡™系列,美孚SHC™ 600 系列、美孚SHC™齿轮油系列、™拉力士系列等已成功通过多项节能测试,在帮助中国企业实现降碳增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业润滑虽不显于表,却是驱动工业跃升的关键力量之一,让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 

问:埃克森美孚工业润滑油是如何将自己从传统的“产品供应商”,转变为客户在应对上述挑战时的“战略合作伙伴”的?这种角色的转变具体体现在哪里?

周苏平:在当前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工业正经历着从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的关键转型。这不仅是一场技术升级,更是一场发展理念的深刻变革。我们深信,在这条新征程上,构建彼此信任、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才是打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突破传统的产品交付模式,通过"产品+服务"的深度融合,与客户携手前行,共同探索降本增效与绿色转型之路。

以漆膜问题为例,在服务工业客户过程中,我们发现汽轮机在高温高负荷下容易产生漆膜,常在关键设备运行中突然爆发,带来停产风险,已成为行业普遍挑战。

在漆膜问题方面,我们在全球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美国比灵斯的某炼油厂一台鼓风机轴承温度骤升到约108℃,并以每天约 1℃的速度上升,如果无法稳定轴承温度,将面临30-60天的停产风险。经我们团队检测后,确认是漆膜沉积引起。通过使用Solvancer™油溶性清洁剂解决方案,和美孚SHC™ 824燃气涡轮机油的“组合拳”,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成功溶解漆膜沉积,轴承温度立即改善并趋于稳定。最终帮助客户避免非计划停产,节省约 830 万美元成本。我们也将全球创新的Solvancer™油溶性清洁剂解决方案引入中国,并结合本地洞察,从而更好地服务市场。

我们不仅具有全球创新专长,也深知中国市场客户的实际需求。宁波市一个空压机客户的故事很有代表性,他们的核心空压机因高温高负荷,漆膜堆积导致设备不稳、换油频繁,影响生产效率。我们的服务团队先深入车间诊断,确定根源是油品和工况不匹配,随后针对性地推荐了美孚SHC™ 832 UT。这款产品的高温漆膜控制能力正好契合需求,客户使用之后效果很显著,帮助客户换油周期延长6个月,每年节省数万元。

同时,随着企业对设备状态监测和预测性管理需求的日益提升,我们也构建起以“预测性维护”为核心的美孚TM智能服务,帮助客户提前识别潜在风险,实现由“被动维修”转向“主动预防”的运维模式转型。

立足客户的实际工况与真实需求,将产品与服务深度结合,是美孚始终坚守的理念。我们以创新技术和客户信赖为基石,助力中国工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问:展望“十五五”,面对绿色低碳和数字化的行业趋势,埃克森美孚工业润滑油有哪些前瞻性的技术布局?我们将如何继续利用本土研发和供应链,帮助中国石化客户走向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未来?

周苏平:展望“十五五”,埃克森美孚中国工业润滑油锚定中国“双碳”目标与智能化浪潮,以“技术协同、本土创新、生态共建”为支柱,突破传统供应商角色,致力成为推动中国工业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伙伴,与国家发展方向同频共振。

紧扣集团CCS、LNG等低碳业务布局,聚焦高端化、低碳化创新方向。美孚格高™系列、美孚SHC™ 800 UT系列等专用产品,为压缩机等关键设备提供稳定润滑保障;同步深化“绿色润滑行动”,以高效节能油品、专业服务及循环包装,助力客户节能降耗,践行集团碳管理目标。以美孚™数智服务为抓手,通过智能监测实现设备预测性维护,推动运维模式革新,有助于提升设备综合效率。

将本土化作为战略落地的核心基石,构建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以上海研发中心与惠州大亚湾研发中心为核心,聚焦中国特定工况、气候与政策,开展针对性产品研发与验证;依托天津、太仓两大调配厂搭建稳定供应体系,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同时提供IBC吨罐等循环包装,践行循环经济理念。更可为中国企业“出海”设备提供同步润滑保障,让服务能力辐射全球市场。

延续产业链协同基因,深化生态共建布局。我们与OEM厂商协同创新适配产品,同时也携手中国权威机构开展能效测试,量化节能价值,推动行业技术革新。通过多方联动,打破转型壁垒,将优势汇聚为协同效能,为中国工业加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公共标识要“好看”更要“好认” (来源:廊坊日报)转自:廊坊日报 “正三角”和“倒三角”、“两条线”和“三条线”、“大象”和...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 观点网讯:11月28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人工智能+”能源试点工作的通知》,面向能...
深圳市出台加快全屋智能应用推广... 每经AI快讯,近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印发了《深圳市关于加快全屋智能应用推...
中央港澳办协调广东省为香港救灾...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央港澳办协调广东省为香港大埔火灾救灾工作提供协助和支援。根据香...
“法”伴青春 “职”面未来 (来源:廊坊日报)转自:廊坊日报 近日,广阳区北旺镇桃李瑞府社区开展主题为“‘法’伴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