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陈琳)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吴越涛11月2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将从推动供给创新、提质、惠民三个方面,提高供给质量水平。
推动供给创新方面,在技术创新上,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产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在场景创新上,促进场景的培育开放和新场景大规模应用,加快推出应用场景项目清单,围绕建设综合性重大场景组织实施若干重大项目,打造一批带动面广、示范性强的消费新场景。
推动供给提质方面,在品牌建设上,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广电总局开展“品牌中国故事汇”“品牌中国公益行”“品牌中国特色辑”系列活动,应该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反响;此外,还举办了中国品牌建设人才培训班,引导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更加注重提质量、优服务。下一步,将务实高效办好中国品牌日系列活动,为品牌搭建交流、宣传、合作平台。在绿色升级上,持续完善节能标准体系,“十四五”以来,累计制定修订强制性能效标准30项,更新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水平,制定发布能效标识实施规则,持续推动绿色化低碳化消费。
推动供给惠民方面,在设施供给上,加强停车位、充电桩等便民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我国累计增设停车位340多万个,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1864.5万个,同比增长54%。下一步,还将支持相关城市进一步加强重点区域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和存量设施更新改造,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在运动产品供给上,将积极支持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推动培育一批户外运动龙头企业,完善户外运动产品和服务标准,丰富户外运动产品及服务种类。在适老化产品供给上,将逐步引导企业加大优质适老化产品供给,加强供需双方精准对接,促进银发消费扩容提质。
编辑 张树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