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金融沙龙第37期圆桌对话:港股上市的市场聚焦与企业策略
创始人
2025-11-26 12:31:02

财联社11月26日讯 11月22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37期活动在上海浦东如期举行。在主题为“新篇章,新路径:港交所上市的融资战略与价值创造”的行业对话中,与会嘉宾就赴港上市的核心要点、协同路径等关键议题,分享了真知灼见,并展开了深入探讨。

本次行业对话由国泰海通投行TMT行业团队主管、董事总经理陈奇主持,奥恺基金创始人、投资总监,香港创业及私募投资协会大中华委员会副主席曾晓松,银诺医药副总裁、首席财务官、董事会秘书及执行董事姜帆,力合中科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唐立新,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蒋涛担任对话嘉宾。

呼吁出台锚定投资者自愿锁定期相关细则

在企业IPO过程中,基石投资者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在酝酿上市时,就需要思考如何锁定IPO的投资人和订单。

曾晓松建议,拟赴港上市企业可以尽早接触优质的投资机构,与投资机构、当地的政府部门和主管部门沟通上市计划,还可以通过政府部门接触优质的IPO基石候选人,共同探讨公司IPO的时间表、融资规模、价格和商业模式等。

锚定制度是对基石制度的有效补充。区别于基石投资6-12个月的强制锁定期,锚定投资一般没有此项限制,但近期市场出现了锚定投资人主动申请锁定的现象。在曾晓松看来,出台锚定投资者自愿锁定期的细则可以有效确保未来机构的有序退出。

生物医药公司上市有助于药物合作研发

在各类上市企业中,生物医药公司具有产品研发周期漫长、对资本较为依赖的特殊性。

结合从业实践,姜帆指出,医药公司的上市有助于管线交易的进行,弥补临床未满足需求的管线,从而助推行业发展。“最近十年,中国不但有创新药,而且表现非常好”,姜帆立足全球视角,指出中国推出的创新药给海外患者提供了更多元、更差异化的选择。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不仅对企业的业务有帮助,而且可以让海外的合作方通过交易所网站披露的相关信息了解企业,助力企业出海。

人工智能领域未来会在18C广泛涌现

一般而言,符合条件的生物科技公司可以借助18A制度上市。而2023年3月,香港联合交易所推出‌为特专科技公司量身定制的18C制度,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新食品农业技术五大领域,旨在吸引新经济领域企业赴港上市。今年,借助18C制度申报上市的公司仍主要集中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

针对这一现象,唐立新解释,此前,人工智能市场并不“火热”,今年自DeepSeek等问世以来,人工智能持续“升温”,包括底层算力、GPU(计算机系统中的图形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大模型、数据、具身智能等,其中,具身智能是机器人领域中热门的版块。机器人作为未来新兴的成长行业,今年全球都在广泛布局,但基于投资角度,唐立新对于人形机器人持谨慎态度,认为其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参差不齐,应当关注链条和核心零部件的孵化和投资。

在唐立新看来,市场具有逐利性,企业的成长及自身盈利能力至关重要。未来,在18C领域引领资本化浪潮的上市公司,更可能涌现并聚焦在人工智能相关赛道,而新能源领域的大格局已基本成型,在半固态、固态等新型电池材料方面还有一些机会。

今年,A股公司赴港上市火热,部分公司出现H股对A股溢价的罕见现象,这体现了国际投资机构对中国的认可。

“溢价代表对资本市场、企业本身盈利能力、市占率的认知,这很公平。”唐立新表示,资本市场对中国的认可是利好的信号。中国企业也要走向世界,现在很多高科技企业想打开海外的通路,东南亚、中东都是很好的市场。在世界上占一席之地,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真正的成长机会。

赴港上市架构变化,H股和红筹架构目前各为50%

近年来,由于国内监管规则的变化,境内企业选择赴港上市的架构存在明显的变化趋势。

蒋涛表示,2019年以前,90%以上的内地企业选择通过红筹架构赴港上市,因为企业在香港完成H股上市后,其内资股无法在香港流通,只能实现发行人募资功能。2019年,《H股公司境内未上市股份申请全流通业务指引》(证监会公告〔2019〕22号)出台后,选择H股架构上市的公司的比例逐年上升。

2023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对境内企业赴港、赴境外上市实施备案管理,进一步缩小了红筹股和H股的制度差异。据蒋涛测算,目前,企业选择H股和红筹架构赴港上市的比例各为50%。

由于监管审核、选择架构等原因,企业上市所经历的审批时间会有差异,如何把握上市的时间节奏?蒋涛表示,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结合当下市场状况,掌握实质性影响整体时间表的因素。首先,要考虑香港的上市规则,并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过往三年的财务业绩,合法合规地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时间表;其次,预留完成中国证监会备案流程的时间;第三,考量中介机构的工作量和工作节奏是否能满足自身上市的时间表要求;第四,与股东沟通一致同意上市决议、优先权终止等事项也费时费力。“要在可行的范围内制定相对紧凑的时间表,快速高效地实现上市”。

在行业对话的最后,陈奇总结道:“企业上市是一个系统工程,若单纯追求‘快’,最后不一定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在项目开展前期充分考虑并解决问题,将为整个项目,尤其是后续的监管审批环节,带来显著优势。”

本期“陆家嘴金融沙龙”由上海市委金融办、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陆家嘴金融沙龙秘书处主办,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协办,第一财经、财联社提供媒体支持。该系列活动将构建与“陆家嘴论坛”相呼应的常态化交流平台,通过机制化、场景化、国际化运作,持续输出金融改革“浦东智慧”,深度赋能浦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迈向新高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四个关键词看兰州高质量发展新成...   原标题:兰州蓝 综合交通大会战 中国城市营商环境20强 新型工业化  四个关键词看兰州高质量发展...
中瑞股份:公司将持续关注包括韩... 投资者提问:董秘你好,近期中韩关系升温公司有承接合作韩国企业相关项目吗?董秘回答(中瑞股份SZ301...
碧水欢歌处 幸福正流淌 来源:皖西日报  霍山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淮河支流淠河的源头。这里国土面积2043.3平方千米,拥有...
中兵红箭:公司产品不直接应用于... 投资者提问:你好,请问公司在航天领域有怎样的业务?有哪些产品能应用在航天领域?谢谢!董秘回答(中兵红...
捷捷微电:汽车电子成发展重点,... 投资者提问:董秘您好,请问贵公司最近是否有新产品投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产量规模是怎么样的水平,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