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团洲:2236套安置房已全部交付
创始人
2025-11-26 12:01:24

转自:岳阳发布

“张记者,不久前我搬了家,现在看诊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11月24日,记者接到了华容县团洲乡棉种场村医胡正清的电话。

电话那头,胡正清的声音透着喜悦。

挂了电话,按捺不住好奇,记者当即驱车前往团洲乡。

途中,记者回想起与胡正清的初次交往。2024年7月,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大堤决口。当年8月19日,记者在棉种场卫生室看到正在清理医疗设备的胡正清。行医40年的他一边忙碌,一边说“要尽快恢复卫生室功能,为周边群众提供就医需求”。

当时,面对“留下来”和“搬出去”两个选择,胡正清特别纠结。没想到,他如今竟然搬了家。

初冬的团洲,风里虽带着寒意,大地却处处升腾着热气。挖掘机轰鸣不绝,

运输车往来穿梭,新翻的泥土在阳光下泛着湿润的光。这是记者第四次来到这片曾经在洪水中颤栗、如今正在重生的土地。

车过团洲新村,只见一幢幢新楼鳞次栉比,阳台上的衣物在微风里轻荡,俨然一个成熟社区的模样。

车停在二期安置小区洞庭新村的门口。“张记者!”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胡正清披着白大褂,站在月牙湖卫生室门口用力挥手。他迫不及待地带记者参观新诊室——崭新的药品柜、诊疗床、消毒设备一应俱全。

“现在连输液都有专用空调间了!”胡正清笑着翻开就诊记录,“昨天接诊二十多人,大多是慢性病随访。如今大家住得近了,看病再不用跑远路了。”

他指着窗外的安置房:“二期6月份就交房了,我们两口子住进了105平方米的大房子,电梯直达,屋里的精装都搞好哒,置办家电后拎包入住!”

跟随团洲乡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陈,记者走进三期安置小区。李陈说:“一期去年底交付,二、三期今年6月交房,2236套安置房目前已全部交付。”

正说着,一位骑着电动车的居民笑呵呵喊道:“李主任,充电桩要按时给我们装好哟,电费可不能太贵了!”“年底前到位!”不等答复,电动车已远去。

走进由原团洲中学改建的“共富工坊”,缝纫机的嗒嗒声如春雨般绵密。53岁的肖雪芳正在整理童装,她是华容福源服装加工厂的负责人。

 “三十多位姐妹都是从安置小区来的,熟练工月工资可达三千多元,还能赶在孩子放学前回家做饭。”她笑着说。

一旁的熊立红手中的布料翻飞,一件童装渐渐成形:“从前种地靠天吃饭,如今在家门口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隔壁的助农直播间。“团结兴洲”微信视频号内,村支书助理张弛正举着糍粑热情推介。

据悉,团洲乡当前正全力打造团洲垸直播电商公益服务平台和直播电商产业孵化基地,目标很明确,就是让迁建群众实实在在增收。

希望新村的零工驿站里,LED 屏滚动着招工信息。这里是专门为灵活就业人员搭建的就业服务公益平台。

 “不收费,还帮我们审核好了企业资质,放心!”一位正在登记信息的大姐说。驿站里饮水机、充电设备、微波炉一应俱全,节假日照常开放,成了搬迁群众名副其实的“就业暖心站”。

走进团洲新村便民服务中心,“水电费代缴、社保医保代办,这些事不出小区都能办。”值班人员介绍,中心还会收集居民用工需求,推动实现“家门口就业”。

四个安置小区的便民服务中心,如同四颗温暖的心脏,为2236户安置居民输送着生活的便利与温情。

一直在忙碌的胡正清又悄悄来到了记者身边,指着卫生室旁正在装厨房设备的大厅说道:“还记得去年在烂泥中抢救折叠床给村民打吊针的日子吗?现在老年食堂就要建成了。”

暮色四合,安置小区的灯火次第亮起。团洲乡党委副书记付文强说,等春到,远处的农田都将成方成块,变为高标准的耕地。“我们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实,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行动实实在在落到群众心坎上。”

记者望着那些温暖的窗户,忽然想起一句话:“每一粒种子都记得破土的方向。”从惊涛骇浪到沃野新居,从帐篷诊所到现代化卫生室,从临时安置到2236个永远的家——这片土地上的每一盏灯、每一针线、每一扇窗后安稳的梦,都在向着春天,倔强生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四个关键词看兰州高质量发展新成...   原标题:兰州蓝 综合交通大会战 中国城市营商环境20强 新型工业化  四个关键词看兰州高质量发展...
中瑞股份:公司将持续关注包括韩... 投资者提问:董秘你好,近期中韩关系升温公司有承接合作韩国企业相关项目吗?董秘回答(中瑞股份SZ301...
碧水欢歌处 幸福正流淌 来源:皖西日报  霍山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淮河支流淠河的源头。这里国土面积2043.3平方千米,拥有...
中兵红箭:公司产品不直接应用于... 投资者提问:你好,请问公司在航天领域有怎样的业务?有哪些产品能应用在航天领域?谢谢!董秘回答(中兵红...
捷捷微电:汽车电子成发展重点,... 投资者提问:董秘您好,请问贵公司最近是否有新产品投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产量规模是怎么样的水平,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