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打好权益保障“组合拳”
每日甘肃网11月26日讯 据平凉日报崆峒报道(记者杨曼艺)“太感谢了,因为有你们我们才能这么快拿到工资。”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崆峒区聚焦劳动者权益保障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创新实施“机制构建、平台优化、执法强化、接访攻坚”四维维权举措,通过多元共治、便捷服务、精准监管,切实打通维权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提供有力支撑。2025年以来,全区累计协调处理劳动维权案件132件,为 573余名劳动者追回工资报酬378.88余万元,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守护劳动者的“钱袋子”。
为了从制度层面筑牢维权根基,崆峒区统筹整合人社、信访、司法、公安等多部门力量,创新推行“人社+信访”快速响应、“人社+司法”法律援助、“劳动监察+仲裁”快速联动的“三协同”办案模式,实现欠薪案件24小时内完成初步研判,重大案件3日内联合介入,劳动争议案件平均审结时限压缩至7个工作日。同时,强化人社部门的行政执法与公安机关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1起,依法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1起,形成有效震慑。
在优化维权服务方面,通过整合劳动监察执法与仲裁调解职能,打破科室壁垒,构建“行政执法+准司法裁决”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欠薪矛盾化解效率提升30%以上。在案件处理中实施分类办理机制:对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案件,优先通过行政调解快速处理,力争7日内办结;对涉及金额争议或法律关系复杂的案件,及时导入仲裁程序,依托全程调解机制推进争议化解。截至目前,通过联动机制已妥善处理劳动纠纷案件32起,为劳动者追回工资及经济损失70.67万元,案件调解成功率和结案率均达到100%,初步形成“监察执法防漏、仲裁调解止争”的维权新体系。
为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欠薪问题,崆峒区强化精准执法监管,以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开展根治欠薪拉网式排查,严格核查工程款支付担保、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等制度落实情况。同步开展非工程领域劳动者维权专项行动,对“九小场所”、快递物流、环卫服务、新就业形态等重点行业和群体用工情况实施全覆盖排查,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实行“即排即改、动态清零”。推进工程项目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将41个在建项目全部纳入“陇明公”平台,实时监控工资发放情况。今年以来,通过平台预警机制成功化解潜在欠薪风险15起,为劳动者工资支付加上“安全锁”。
据了解,自11月10日起,崆峒区还启动治理欠薪冬季行动集中接访活动,创新采用“1+3”工作模式,即现场集中受理诉求,简单案件即时督办办结,复杂案件明确责任单位限期反馈,重大疑难案件组织多部门会商攻坚。截至目前,首场接访已处理欠薪诉求8件,成功为5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5.6万元。
责任编辑:樊醒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