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王 忱 通讯员 倪佳伟
上午10时,配送员李小琴从嘉兴九如城康养中心取出33份餐食,来到市区菜花泾社区。“奶奶,饭到啦!”一声轻呼,82岁的孙秀花随即走出家门接过两份午餐,身后85岁的沈友声也颤巍巍地走出门,扬手招呼:“小李,明天还要来啊!”这声问候,已成为老两口多年来午餐时光的一部分。
几乎同一时刻,在50公里外的偏远农村,家住海宁黄湾镇闸口村的独居老人许金福,也接过热气腾腾的饭盒。“今天有狮子头!”他笑得舒展,“一个人住,做多了浪费,做少了凑合,这送餐啊,刚刚好。”
一顿养老餐,温暖一座城。这样的画面,如今在嘉兴城乡已是日常。
“十四五”期间,嘉兴全面推进为老助餐服务,目前已实现全市村(社区)全覆盖,日均服务老人超1.4万人次。
11月6日,国家信息中心正式发布了《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能力指数报告(2025)》,嘉兴综合排名全国第九,与北京、上海、青岛、成都等城市一起入围全国综合引领型“领跑级”城市行列。
一餐饭的暖意,正成为这座城市民生底色的生动注脚。
一份“专属外卖”的安心
在“送餐上门”之前,80岁的黄秀琴和86岁的老伴,每天都要为吃饭而发愁。老伴行动不便,买菜、爬楼、做饭、洗碗,对黄秀琴而言是日渐沉重的负担,“有时候做一顿连着吃好几天,就为省点力气。”
从河北随子女迁居到嘉兴十多年,老两口一直住在菜花泾社区。去年,在邻居极力推荐下,黄秀琴试着订了第一份助老餐,“都说小李人好,饭也好吃,我们也想试试。”
“菜式多,炖得烂,好嚼,关键是太方便了!”一旁的老伴忍不住补充道。从此,“吃外卖”成了两位老人的新习惯。
“吃饭难”是许多老人不愿言说的“心头石”。即便身体尚可,日日开伙也是个沉重负担。随着居家养老成为主流,嘉兴精准捕捉到这一民生痛点,全面铺开老年助餐服务。
2018年起,嘉兴逐步构建起覆盖特殊困难老人的助餐服务网络,有效缓解了独居、失能等老人的“吃饭难”。2022年起,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至70周岁以上全体老年人,在保障刚需基础上,为更多长者提供便利。
经过多年摸索,嘉兴因地制宜创新老年助餐模式,以中央厨房集中供餐、社区食堂就近用餐、养老机构辐射助餐3种模式,以网格化布局,破解“点少、路远、吃饭难”,实现老年助餐需求的“最大公约数”。
海宁市全味食品有限公司是嘉兴最大的助餐主体之一,负责袁花镇、黄湾镇、丁桥镇的为老助餐服务,每天100多位配送员要将1000多份餐食送到老人手中。今年,这家中央厨房还联合海宁公交的社区公交车,把送餐服务和公交服务结合起来。每天,一份份餐食跟着一辆辆社区公交车来到不同的助餐点。公交车还会搭载不同村的老人来到袁花众创中心的幸福食堂,美美吃上堂食热餐。
截至目前,嘉兴已建成标准化老年食堂(助餐点)1130个,去年助餐量超600万份。
一餐“实惠温暖”的陪伴
“边吃饭边聊天,闹猛!”坐一站公交车去食堂就餐,已成为顾根荣和社区老友心照不宣的约定。在南湖区新嘉街道清华社区幸福食堂,每天有800多位老人前来用餐。
自去年4月开业以来,这家食堂坚持“公益普惠、适老便民”,推出9元(一荤一素)和15元(两荤一素)公益套餐。
“70岁以上或低保家庭老人,堂食满8元即可享受5元财政补贴,相当于最少4元就能吃上一顿热饭。”食堂负责人介绍,菜品专为老人定制,低糖少油、软糯易嚼,每周提供20至30个品种,每日还会推出一款低价时令菜。
前阵子,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委员会办公室传来喜讯,南湖区这家幸福食堂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
老人们不再只满足于“吃饱”,更要“吃好”“吃出滋味”。这个“一餐热饭+社交空间”的融合体,正成为嘉兴社区养老的标杆。
“十四五”期间,嘉兴优先在老人集中、需求突出、交通便利的区域布局社区食堂,并推行“建设补助+运营补助+就餐补贴”的三补机制,将实惠落到实处。目前,全市老年助餐年度财政支出约2000万元。
10月30日,《嘉兴市老年食堂分层分类管理工作指引(试行)》正式印发,为老助餐的品质再“加码”。养老餐不再由政府“包办”,而是让市场也参与进来,创造可持续生态。嘉兴发挥品牌餐饮企业专业能力强、服务网点多、经营方式灵活等优势,选聘知名品牌餐饮企业作为老年助餐的运营商,运营了全市53家社区食堂,有效降低服务成本,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一顿饭背后的养老变革
上午10时不到,91岁的吴月芳奶奶已等在路口。配送员一到,吴奶奶便招呼她进门,顺便请她帮忙拧开那个总是拧不动的牛奶瓶盖。
对很多老人而言,他们等的不仅是一顿饭,更是一句问候、一次接触。
在南湖区枫杨社区,配送员邬琴已是老人们熟悉的身影。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员工,她日复一日地送餐,早已超越了简单的“送饭”范畴。
“虽然我们每天送餐节奏很快,但每次敲门,都是一次和老人见面的机会。”邬琴说。在她看来,这短暂的接触可以承载更多关怀,“比如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我们可以在送餐时顺便问一问身体情况,这种日常的关心,配合稳定的送餐服务,对老人来说或许更加重要。”
这正揭示了嘉兴老年助餐服务的深层价值——当99%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这张遍布城乡的送餐网络,便成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最贴近、最日常的触角。
“十四五”期间,嘉兴以切实办好民生实事为抓手,创新多元助餐模式,整合多方优势资源,构建多维监管网络,有效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并发布全省首个《互联网惠老助餐管理和服务规范》嘉兴市地方标准,持续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从一餐饭的“小事”,到养老体系的“大事”,嘉兴正用一餐一饭的温度,传递一座城市最深切的关怀。这顿暖心暖胃的养老餐,还将继续送到更多老人手中,滋养他们的晚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