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靓丽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提高政务服务质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支点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措施》从以“并联审批”为关键,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改革;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切实改善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拓展政务服务场景,优化惠企助企服务;强化数智赋能,夯实一体化政务服务基础支撑;加强效能评价监测,提升政务服务质效等5方面出发,提出18条举措。
5方面18条举措推进改革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中国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关键举措,旨在通过改革引领与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推动跨部门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实现办事流程精简、成本降低、效能提升。《措施》从以“并联审批”为关键,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改革;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切实改善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拓展政务服务场景,优化惠企助企服务;强化数智赋能,夯实一体化政务服务基础支撑;加强效能评价监测,提升政务服务质效等5方面出发,提出18条举措。
在综合改革这方面,《措施》提出4项具体举措。为实行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措施》提出围绕经营主体从开办到注销,覆盖准入准营、招聘用工、纳税缴费、经营发展、工程建设、注销退出等全生命周期,省级层面确定不少于56项涉企服务事项;围绕个人从出生到身后,覆盖出生、教育、就业、生活、置业、出行、就医、救助、养老、身后等全生命周期,省级层面确定不少于44项个人服务事项。经营主体、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共落地实施不少于100项事项。其中,2026年底,完成80项重点事项落地实施;2027年底,实现100项重点事项全省落地。为持续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措施》提出全面清理取消冗余环节、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和无审查要点的申请材料,力争“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平均减办理时限50%、减申报材料50%、减办事环节50%。推行企业“一键三联”改革,企业登记注册与相关行政许可业务联办、联变、联销,实现企业准入准营、信息变更、注销退出线下“只跑一次”、线上“一键办成”。
为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措施》提出提升“跨域通办”质效、善“容缺速办”机制、提高“免证快办”效率、拓展“智能好办”领域等4条举措。要求巩固提升1000项政务服务事项全省通办质效,深入推进150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推动鄂湘赣三省交流合作、省会城市合作、口子县区域合作等工作,实现更多高频事项异地好办。聚焦公安、人社、卫健、自然资源、住建等领域高频事项,深入推进200项容缺承诺办事项落地实施。依法依规推进电子证照归集共享,将证照数据随事项办理信息一并推送,实现120种高频证照免提交,推动100项高频事项免证快办。
优化惠企助企服务
在拓展政务服务场景方面,《措施》提出加强涉企“一站式”服务,优化重点项目全流程服务,加强经营主体信用服务,营造公平公正招投标环境等4条举措。
湖北将全面梳理行政给付、资金扶持、税收减免等政策条件和适用规则,强化数据归集共享和大数据分析支撑,实现涉企政策条件与企业资质精准匹配、精准推送、精准直达快享。优化项目开工管理,工程投资额在100万元及以下或者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及以下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可不申请办理施工许可,在具备开工条件后即可开工建设。强化水电气网等公共服务协同联动,实现项目服务材料线上流转。
同时,《措施》在强化数智赋能,夯实一体化政务服务基础支撑方面,提出优化升级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强化政务数据高效共享,推进数据赋能基层减负,提高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质效等4条举措。要求各地各部门不再另行建设政务服务移动端,已建的加快向“鄂汇办”迁移整合,实现全省“掌上办事”一个入口、一网通办。深化与金融、媒体等部分可信社会化移动端双向赋能,实现政务服务与金融服务、媒体信息服务等功能互嵌、融合共享。完善企业和个人数据库,加强经营主体证照、股东、纳税、监管和个人证照、公积金、就业、健康等数据汇聚共享。
此外,《措施》还通过2条具体举措加强效能评价监测,要求畅通12345政务服务热线、政务新媒体等投诉举报渠道,健全问题发现处置机制。杜绝形式主义、面子工程,务实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