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宁讯 (记者 张慧慧) 今年以来,西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锚定打造“全省一流人社”目标,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工作列入人社服务攻坚克难清单,精密部署、靶向发力、定期调度,圆满高效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攻坚任务。截至11月25日,全市7个县区全面完成集体补助试点工作,322名参保城乡居民享受集体补助3.83万元,人均增加个人账户储存额118.94元。
西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逐步推广”原则,线上发布《“暖心居保”集体补助“晓”政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政策问答》,线下进一步细化集体补助操作流程,联合县区、乡镇先后30余次深入各县区所辖村开展走访摸底、政策宣讲和流程指导,向群众透彻阐释政策利好与待遇收益,有效提升集体补助政策知晓率和认同度。同时,建立省、市、县(区)、乡镇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全面分析补助标准、补助对象、资金筹集、村民权利义务等多方因素。积极对接税务、银行、乡镇等部门,全面畅通参保缴费渠道。创新探索构建“兜底补助+缴费补助+普惠补助”相结合的三重保障模式,在对村集体成员实施普惠补助的基础上,重点向低保、特困、重残等困难群体倾斜,建立精准兜底补助机制,困难群体补助人员占比达10.25%。此外,通过组织县区经办人员实地观摩、交流成功经验,为实现全市县区集体补助工作整体零的突破凝聚合力,确保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城乡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