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
到达南源岭村已是掌灯时分,我预订了民宿,老板很快赶来接站,武夷夜色因之散发出缕缕宁馨。
南源岭村有“武夷民宿第一村”之称,是武夷山市的南大门。此时,华灯初上,晚风轻送,赠予我一个朦胧祥和的夜晚,也给了我外出散步的浓厚兴致。经过街口高大的门楼牌坊,站在宽阔街面的中央,两边对称分布的阔大建筑纵向延伸,各家民宿、食店、茶坊均敞开大门,即便夜色酽浓,也将游人烘托于主人翁的位置。临街廊柱的错落有致,街角拐弯处的扇形屋檐,流水潺潺的水街,以及那些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店家和蔼亲切但不过分热情的笑容,都在细微处注解着这个现代闽北村庄的魅力。
街边树荫投射柔和光影,穿行其中,了解一个村庄的变迁,增加了心中的历史感。20世纪70年代,村里都还是土坯房,村民多是外出打工。1999年村子因景区建设实施易地搬迁,村民们纷纷转型发展旅游业。如今,南源岭村已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多个荣誉称号。
回到住处,已是十点多了。“来喝茶哈。”经过一楼大堂时,民宿女主人热情相邀。屋角一侧宽大茶桌旁,她和四五个人正围坐聊天。见灯下的一派温馨,我便欣然落座。与陌生朋友以茶相会,融入武夷山特色的茶生活,何尝不是一件乐事。
女老板姓邵,浓眉大眼,光洁的皮肤略微显黑。一件黄色锦绣暗花的旗袍裹住她凹凸有致的身体,说话不急不缓,声音清晰悦耳,身姿挺拔端正——这“茶师”的形象、气质,谁会想到她曾经是种过庄稼的农家女呢?她现场给我们冲泡了兰花、桂花、水仙、肉桂等四五种茶,一边为我们讲解茶文化知识,一边和我们聊家常。
小邵的先祖从浙江迁来武夷山落脚,小邵自小种田务农。“八山一水一分田”,武夷山一带是山区,山地,旱田,不好种水稻。“种田很辛苦,风吹日晒不说,最害怕的是下到水田里被蚂蟥咬。”对过去的岁月,小邵显得一言难尽。改革开放后,本地许多乡亲纷纷改稻田为茶田。小邵与丈夫是同村人,婚后他们一起侍弄茶园,生活逐渐变成了田园诗。丈夫自学制茶技术,开办茶厂,在业界获得较高荣誉。他还喜欢种花、收藏古董,结识了南来北往的文化人——从民宿温馨雅致的内部陈设可以看出他们的品位。小邵一家根据村里的统一规划,改造了农房,办起自家的民宿。
杯中的茶水澄黄明亮,或浓或淡,变化无形。在小邵的引导下,我舌头上的味蕾也逐渐细腻起来。每种茶的冲泡、味道都不一样。我惊奇武夷山人有如此丰富的味蕾,与大自然有如此细腻的交流。他们以山为家,以茶为媒,生活的一切内涵皆因源于神奇树叶。
“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武夷山的夜色,经由岩茶的浸润,让平凡的生活,拥有千变万化的滋味——眼前为我解说“茶生活”的女主人,经历了由农家女向女老板兼茶师的华丽蜕变,这又是一种怎样丰富的人生呢?我品咂着。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下一篇:城市表情|串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