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1月25日讯 今日,国家航天局印发《国家航天局推进商业航天高质量安全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简称《计划》)。其中提到,到2027年,商业航天产业生态高效协同,科研生产安全有序,产业规模显著壮大,基本实现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
《计划》指出,将扩大政府采购,完善政府采购服务机制,推动商业运载火箭、商业卫星、商业发射场、商业测运控设施等商业能力参与国家航天任务,鼓励各级政府部门扩大商业航天服务采购。
从技术方向来看,《计划》强调,重点支持商业航天主体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挖掘应用新场景。航天运输系统重点支持低成本、高可靠、快响应、可复用的商业运载火箭建设发展;发射与回收系统统筹规划商业发射场及配套设施、海上发射、回收场等新型商业发射系统建设**。
此外,《计划》多次提及“可重复使用火箭”,包括鼓励地方政府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智能卫星等重点领域,组建技术创新中心;加强安全监管技术研究和储备,研究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返回式卫星、商业载人航天器等的安全监督检查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日,北京蓝箭航天可回收火箭朱雀三号运载火箭首飞计划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计划于本周六即11月29日首飞。在此之前,国内尚未有一款可回收火箭完成过发射任务。朱雀三号有望成为我国第一款投入运营的可回收运载火箭。
公开资料显示,朱雀三号是全球首款全不锈钢液氧甲烷火箭,“不锈钢+甲烷”的组合更注重复用寿命和未来可扩展性,这一设计与SpaceX的“星舰”在技术路线相近。而从发射成本上,朱雀三号与猎鹰9号对标,其目标是将成本降至每公斤20000元以内,基本与猎鹰9号(约为3000美元/公斤)相当。
中信证券指出,现阶段我国的民营火箭公司已完成猎鹰1号形式的液体火箭首飞,同时在固体火箭的研发上取得全球领先的进展,在小规模发射和星座补网具备优势。下一阶段有望研发出对标猎鹰9号的可回收中型运载火箭,将参与到中国星网、千帆星座以及算力卫星的发射服务中,火箭运力和发射成本瓶颈或将迎来突破。
从投资层面来看,中泰证券表示,“航天强国”明确纳入“十五五”规划建设目标,从政策定位上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预期“十五五”期间我国航天产业有望迎来更多政策支持。商业航天产业正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可回收火箭技术即将进入关键验证阶段,太空算力建设是大势所驱。商业航天产业拐点已现,近期板块有望迎来密集催化,建议重点关注商业航天方向投资机会。
上一篇:浙江瑞安发生山火,当地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