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清远发布
清远市2025年汛期已于10月底结束,11月24日记者在市应急管理局获悉,今年汛期期间,清远先后历经16场强降雨、6个台风过程影响,整体上呈现出“先旱后涝、台风偏多”的气候特征。
全市在今年防汛工作中各项主要受灾指标同比有所下降:
累计受灾人口9.8万人,同比下降57.4%;
直接经济损失3.58亿元,同比下降69.1%;
农作物受灾面积9930公顷,同比下降59%;
倒塌房屋24间,同比下降77.3%。
据悉,今年以来(截至11月18日),清远市平均累积降雨量1967.2毫米,较常年同期(1832.3毫米)偏多7%,但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前少后多、北少南多,致灾风险较高,给防御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面对严峻复杂的汛期形势,做好防汛准备工作是防灾减灾的“先手棋”和“第一道防线”。全市聚焦责任落实、隐患排查、制度完善、应急保障四个方面做好备汛工作,通过完善责任体系,将防汛责任层层压实、精准到人,在今年汛前全市排查4485处隐患并落实动态监测的闭环管控。特别是发挥“网格员+信息员”工作机制优势,让网格员、信息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勇做“前哨探头”与“一线抓手”,打通基层灾情信息报送、应急处置的“最后一米”。
例如在今年强降雨期间,清城区凤城街道紧抓“防、抢、撤”关键环节,依托“1个综治平台+28个网格片区”,建立“线上监测+线下巡查”双轨机制。200多名党员干部及网格员对关键区域展开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置隐患;在防御台风“桦加沙”期间,清新区龙颈镇组织人员对地质灾害点、山塘水库、危旧房屋、旅游景点等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整治隐患,累计排查1300多人次,发现并整改隐患78个。通过“微信群+敲门行动”宣传预警,安全转移风险区域群众1600余人并妥善安置,备足应急物资,筑牢安全防线。
在基层党组织强有力的带领下,清远积极延伸工作触角,在全市1.9万平方公里上,划分网格6913个,配备网格员 14324人,实现网格化管理和防汛责任落实100%全覆盖。
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清远将继续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加强科技赋能,提升基层应急能力。以“人防+技防+物防”三防体系为关键抓手,通过强化隐患排查、实战演练、智慧监测等举措,全面提升防汛备汛能力,为明年汛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清远发布编辑部来源:新清远 清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