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变冷了
不少人为自家电动自行车
装上了“御寒神器”——
挡风被
样式五花八门
甚至有人自己DIY
在此提醒大家
这看似不起眼的“小改装”
实则危机四伏
已成为威胁交通安全的“大隐患”
挡风被上路频引事故
挡风被虽可抵挡寒风,但也可能挡住安全。
近年来,由此酿成的各类事故,不时刺痛公共安全的神经。
2025年8月10日,上海一女子骑行电动自行车时,挡风被不慎卷入前轮,车轮突然抱死,她整个人重重摔倒在地,满脸是血,当场失去意识。
图源:新闻坊2025年6月,江苏张家港一男子超车时,不慎碰擦张某的电动自行车挡风被,致其连人带车摔倒,腿部骨折。
图源:张家港公安2025年1月,江苏淮安一女子骑行途中腾手整理挡风被,电动自行车突然失控,该女子头部重重砸向路面,最终经抢救无效去世。
图源:江苏交通广播网2024年12月,江苏泰兴,一辆电动自行车与轿车发生碰撞。交警发现,这辆电动自行车加装了挡风被,导致车主操作受到限制,双手无法支撑缓冲,造成较大伤害。
“御寒神器”怎变“夺命利器”?
近日,国家应急广播采访了北京警察学院教授柳实和北京市通州区消防救援局新闻宣传科副科长祁兴龙,深入剖析加装挡风被的安全隐患,普及安全骑行知识。
“束缚”双手操作受限
加装挡风被后,骑行者手腕、手臂,甚至手肘处在发力时均会遇到衣物阻碍,影响手部操作的准确性,行驶过程中极易造成人身伤害。
女子骑行电动自行车超越一辆三轮车时发生轻微碰撞,因无法及时将双手从挡风被中伸出,磕掉两颗门牙。图源:应急管理部夹挂或卷入车轮
电动自行车挡风被一般比较宽大,下半部分过长,极易在骑行过程中被卷入车轮内或被周边车辆拖拽,影响自身和他人行驶,造成事故。
易燃高危
市面上不少挡风被是由聚酯纤维做填充物,绒布为内衬,二者都属易燃物。这无形当中增加了车辆的可燃物荷载量,为火灾埋下隐患。
车主充电时一般不会拆除挡风被,若充电器或充电线被挡风被覆盖,会严重影响散热效果,轻则加速设备老化,重则引发火灾事故。
冬季骑行该如何保暖?
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建议选用兼具防风保暖效果的头盔。
上身可穿着保暖的冲锋衣、羽绒服,但务必正常穿着,切勿反穿,以免限制动作、引发危险。
腿部、膝盖保暖可选择保暖护膝,既能防寒,也可在摔倒时有效保护膝盖、减轻伤害。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深圳应急管理、新闻坊、南方都市报、深圳大件事等编辑:张雨馨
审核:陈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