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已完成食品安全抽检570余万批次,不合格率2.74%
创始人
2025-11-25 18:37:16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11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开展全链条抽检 强化全链条监管”食品安全专题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总监孙会川通报,截至今年11月中旬,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已完成食品安全抽检570.26万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15.6万批次,不合格率为2.74%。

“食品安全抽检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雷达’和‘定位仪’,为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孙会川说,当前食品安全抽检已实现生产、流通、餐饮全链条覆盖,包括超市、农贸市场、学校食堂以及直播带货、餐饮外卖等新兴业态。

数据显示,同期完成的23.44万批次风险监测中,发现问题样品1.02万批次,风险发现率为4.36%。主要问题集中在农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滥用和微生物污染等方面。

值得关注的是,市场监管部门对“孩子吃的”食品实施最严监管。孙会川介绍,目前对在产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实现100%抽检全覆盖,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等实施“月月检”;同时要求各地对校园餐及食材采购平台开展“双周检”,两年内实现全国所有学校食堂抽检全覆盖。

此外,把“有问题的”作为抽检重点,一方面将今年重点整治的校园食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制售假劣肉制品、食品添加剂滥用以及食用植物油等突出问题,作为抽检监测的重点;另一方面对既往抽检不合格率比较高的食品品种和检验项目,加大抽检批次,对检出不合格的企业实施跟踪抽检,对投诉举报、舆情反映的突出问题加强风险研判,组织实施专项抽检。

在监管创新方面,把“说不准的”作为工作重点,市场监管部门组建“抽检蓝军”队伍,针对直播带货、生鲜电商等新业态开展专项抽检。同时通过“揭榜挂帅”机制,调度全社会优势科研力量,组织开展科技攻关,破解检测难题。“比如羊肉卷掺鸭肉、特级初榨橄榄油掺其他油脂等问题,全球都缺乏成熟的定量检测方案。”孙会川透露,目前已收到近百项申报材料,有望实现技术突破。

在执法方面,“十四五”期间全国完成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107万件,罚没金额约43亿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3万余件。通过持续整治,多批次不合格企业数量显著下降,2024年较2020年下降近50%,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再降57.47%。

据了解,目前食品安全抽检已覆盖39大类食品、2066项检验指标,构建起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市场监管部门还联合多部门发布1725项国家标准,持续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编辑 刘梦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四个关键词看兰州高质量发展新成...   原标题:兰州蓝 综合交通大会战 中国城市营商环境20强 新型工业化  四个关键词看兰州高质量发展...
中瑞股份:公司将持续关注包括韩... 投资者提问:董秘你好,近期中韩关系升温公司有承接合作韩国企业相关项目吗?董秘回答(中瑞股份SZ301...
碧水欢歌处 幸福正流淌 来源:皖西日报  霍山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淮河支流淠河的源头。这里国土面积2043.3平方千米,拥有...
中兵红箭:公司产品不直接应用于... 投资者提问:你好,请问公司在航天领域有怎样的业务?有哪些产品能应用在航天领域?谢谢!董秘回答(中兵红...
捷捷微电:汽车电子成发展重点,... 投资者提问:董秘您好,请问贵公司最近是否有新产品投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产量规模是怎么样的水平,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