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水运网)
转自:中国水运网
11月21日,由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指导,中交集团牵头的中央企业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创新联合体”)主办的“2025年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论坛”在海南三亚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马军,海南省海洋厅党组书记、厅长李东屿,三亚市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向义海,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党委书记陈锐,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研究院党组副书记、院长张信芳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
会议以“汇智蓝色科技,共筑海洋产业新生态”为主题,聚焦海洋工程协同创新及高质量发展,搭建起高层次的产业与技术交流平台,有效汇聚了各方智慧与力量,彰显了创新联合体在推动海洋工程科技创新与生态构建方面的引领作用。本次论坛内容涵盖中央企业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年度工作会议、多场主旨报告与特邀报告,以及七个专题学术交流分论坛。
年度工作会上,创新联合体牵头单位中交集团汇报了创新联合体2025年主要工作进展情况和2026年工作计划,并介绍了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进展。中交一航局、中交三航局、中交四航局、振华重工、华东师范大学等编写组牵头单位分别汇报了各领域《海洋工程技术创新发展蓝皮书》编制情况及后续工作计划。
学术论坛环节,陈锐书记、李东屿厅长、向义海常委分别致辞,充分肯定了创新联合体在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取得的成绩,分享了海南省、三亚市海洋经济发展思路和海南自贸港特殊关税支持政策,进一步强调了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并就央地共同推动海洋领域深化合作给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军作题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沿海地区饮用水安全风险分析与保障技术》的主旨报告,张信芳、孙冬柏、赵建亭等行业专家,围绕非常规油气勘探、钛/钢复合材料海洋应用、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分享,引发广泛讨论。中交资本杨文兵交流了中交创新投资基金的设立与运作机制,探讨多元资金渠道支持海洋工程技术与产业发展的路径。
在学术交流分论坛上,与会人员围绕海洋探测与观测前沿技术、海上铺管铺缆关键技术与装备、海上风光储技术突破与融合、海岸带保护与系统修复、海洋资源与空间开发利用、海洋新材料开发与应用实践、海南省海洋经济及科技创新支持政策等七大专题展开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本次论坛由中交集团统筹协调,并联合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交海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崖州湾创新研究院、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海上起重铺管研究中心、中交集团深远海工程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等单位承办。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代表、高校师生代表共计40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