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门开处是青山
创始人
2025-11-25 12:21:43

转自:中国质量报

□ 胡立彪

近日,浙江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发布通告称,自2025年12月1日起,灵隐飞来峰景区(含灵隐寺、永福寺、韬光寺)将免票开放,游客可通过线上预约方式进入景区。与此同时,灵隐寺发布《杭州灵隐寺免香花券的通启》。这意味着灵隐飞来峰景区45元门票和灵隐寺30元香花券,合计75元的费用将全部取消。

近年来,关于景区门票依赖问题的讨论时有出现,但真正迈出实质性步伐,实行免门票政策的知名景区并不多。早在2002年,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宣布环湖公园免费开放,成为打破景区门票依赖的先行者。时隔20多年,灵隐飞来峰景区跟进免票,此举把杭州在摆脱门票依赖上的开放形象再次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有评论称,千年古刹灵隐寺宣布免票开放,以一次看似“逆行”的转身,为当代文旅发展点亮了一盏超越功利、直指人心的明灯。这不仅是一次经营策略的调整,更是一次文化本位的回归,预示着一场从“看风景”到“养心灵”的深刻变革。

免票之举,拆除的不仅是有形的售票窗口,更是横亘在文化与大众之间的无形藩篱。当西湖边岳王庙门楣上“三十功名尘与土”的壮怀激烈不再需要门票来丈量,当灵隐寺内“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禅意诗情能够自由浸润每一颗向往的心灵,文化的公共属性才真正回归其本真。苏轼有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文旅资源,尤其是承载着民族记忆与精神基因的文化遗产,理应成为新时代的“清风明月”,而非困于门票樊笼中的商品。

西湖景区的智慧,在于深谙“将欲取之,必固予之”的古老哲理。据统计,2024年,到灵隐寺游览的游客数量超1100万人次,门票收入达数亿元。免票政策带来的“损失”肉眼可见。但“账”不是这么算的。景区虽然取消了门票,却在无形中降低了门槛,让“景区共享”落在了实处,并因此打开了“后门票经济”的广阔天地。游客因免票而增,其在寺内自愿供奉、在周边深度消费,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超门票所得。这正体现了《道德经》中“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深层逻辑——越是与人分享,自己越是充实;越是给予他人,自己越是丰富。西湖景区自2002年拆除西湖围墙免费开放以来,旅游总收入呈几何级数增长,“还景于民”的举措,释放出极大的社会效益。

从更深层看,免门票变革直指文旅产业的核心价值嬗变。《周易》有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旅之要义,不在“旅”之表象,而在“文”之化育。当平遥古城的票号遗址仅剩拍照功能,当敦煌壁画的讲解沦为走马观花,文化便失去了其最珍贵的生命力。灵隐寺的免票,让每一位来访者都能以最自在的心态,感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静谧,体会“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壮阔,在晨钟暮鼓、古木参天中实现与历史、与文化的深度对话。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浸润,远比急功近利的商业开发更能触动人心,也更能成就一个地方持久的文化吸引力。

旅游的真谛,文化是魂,服务是根。景区免门票当然不能一“免”了之。进门简单了,但这对景区进门之后的管理智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通过预约制平衡客流,借助智慧导览提升体验,依靠精细服务温暖人心,这些都是“免票时代”必须解答好的问题。相关管理部门需以前瞻眼光和务实举措,将免票引发的“流量”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留量”,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心门开处,即是青山。灵隐寺的钟声穿越千年,今日因免票而传得更远、更清。这钟声,是在唤醒人们对文旅本质的重新思考:最美的风景是人心,最长久的投资是文化,最智慧的发展是共享。当越来越多的文旅目的地能领悟“大美无言、大音希声”的至理,从斤斤于门票收入的狭小格局中超脱出来,我们或将迎来一个“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旅新纪元——那时,我们终能理解“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首禅诗的真正意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俄罗斯图-160战略轰炸机完成... 转自:财联社【俄罗斯图-160战略轰炸机完成北冰洋上空飞行任务】财联社11月26日电,俄罗斯国防部当...
永信至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 证券代码:688244 证券简称:永信至诚 公告编号:2025-050永信至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 证券代码:688147 证券简称:微导纳米 公告编号:2025-088转债代码:118058 转债...
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关... 证券代码:603169 证券简称:兰石重装 公告编号:临2025-093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
特朗普:非常接近达成乌克兰冲突...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二表示,他认为乌克兰冲突的和平协议已非常接近达成,但未透露更多细节。他在白宫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