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星报)
星报讯 11月24日,记者获悉,安徽省首届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慢性肝病防控大会在合肥召开。会上,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安医大一附院北区)携手发起的“医防融合 医防协同 安徽居民肝脏健康促进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将探索可复制的慢性肝病防治新模式。
慢性肝病具有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晚期恶性程度高的特点。省疾控中心专家指出,当前,我国慢性肝病谱呈现病毒性与非病毒性肝炎双重负担的复杂态势,70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与持续攀升的代谢相关肝病发病率,迫切需要打破医防割裂的传统模式,将公共卫生的群体防控优势与临床机构的专业诊疗能力密切结合,有效破解难题,应对挑战。
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安医大一附院北区)副院长郜玉峰介绍,项目目标通过政策驱动、协同发力,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未来通过强化疫苗接种、深化高危筛查、建立诊断-治疗-随访闭环机制,推动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会组织形成防控合力,建立一套居民慢性肝病筛查体系和防控路径,实现慢性肝病的早筛、早诊、早治,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等终末期肝病的发病率,减轻社会医疗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据悉,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我省构建“1+1+5+N”重大传染病防治体系的两个“1”的核心单位,前者深耕病毒性肝炎筛查、母婴阻断、计划免疫等公共卫生领域,为源头防控提供坚实支撑,后者依托安医大一附院感染病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优势,在疑难肝病精准诊疗、病毒性肝炎规范化全病程管理方面走在前列,两者的深度协作将不仅谱写安徽慢性肝病防控新篇章,也是我省“医防融合 医防协同”深度实践的标志性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