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边观“白鹤亮翅”
创始人
2025-11-25 00:26:43

重庆晨报特约撰稿 王陵

九月中旬的风带着初秋的清爽,年逾古稀的我在女儿陪伴下,踏上了一场交织着惬意与艰辛的旅程。从乐山大佛的庄严到峨眉山的雄奇,最后一站,我们向着心驰神往的白鹤滩水电站进发——那座被誉为“世界水电珠峰”的大国重器,藏在川滇(四川省宁南县与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深山里,正待我们揭开面纱。

1

难忘离开峨眉山的那个中午,连日奔波早已耗尽我的体力。为赶上前往攀枝花的班车,最后那段陡峭山路,我是被人抬着下山的。颠簸中望着女儿焦急的眼神,心中既愧疚又有暖意,好在及时赶上火车。卧铺上的短暂休息,像给疲惫的身体充满了电,当晚便抵达攀枝花。翌日天未亮,我们又踏上征程,出租车在蜿蜒山路间疾驰7小时,终于抵达云南省巧家县。

要见白鹤滩,必先到大寨镇。我们又马不停蹄再驱车1小时,窗外的风景渐渐换了模样:大寨镇背倚大药山,面朝金沙江,从江边到山顶海拔落差逾3000米。白鹤滩水电站筑起高坝,让“高峡出平湖”的盛景变为现实,也造就了“大山大水、大美大寨”的独特风光。我们落脚的王家湾移民安置区,顺山势逐级修建着青瓦白墙的联排别墅,层层叠叠;石板梯道顺着坡度铺展,将传统民居的韵味与现代安置区的规整巧妙融合,行走其间,仿佛触摸到新旧时光的交汇。

从安置区步行10分钟到大寨加油站,白鹤滩水库的波光已在眼前闪烁。加油站旁,是大寨人引以为傲的“千米小长城”——艾家村观景平台。站在垛口状的观景台上远眺,脚下Z字形公路如银蛇蜿蜒,远处金沙江碧波万顷,水库的浩渺烟波尽收眼底,山水相映间,尽是大坝造就的壮阔。

2

第三日是此行的重头戏,我们早早与向导碰面。这位当地土生土长的大哥,在大坝修建的12年间无数次往返川滇,对每一条山路都了如指掌。“保证让你们全方位地看够大坝!”他的话语让我们安了心。车子行驶在盘山公路上,时而俯冲下山,时而盘旋向上,窗外的景致随海拔变换:山下是碧绿的江水,山腰是葱郁的林木,山顶则是开阔的天际线。

大寨镇属云南省,大坝对岸便是四川辖区。我在坝顶停车未能看到坝体,向导便提出钻坝体旁的隧道,那是施工时开凿的一条5公里长的施工通道,中间的腰洞可直通电厂发电的厂房区域。出隧道已至大坝下游,可大坝被大山遮挡了,无奈我们又驱车前往过江大桥,站在桥面向里望去,陡峭的山壁将大坝挡在身后。女儿攥着我的手轻声安慰,向导也有些不好意思,忙说:“我们过江看看。”我不甘心就此错过,咬咬牙:“走!”

车子驶入四川侧隧道,跟云南的隧道一样,有腰洞通向大坝施工区。出了洞口便是大凉山,脚下发电厂房进水口历历在目,就是不能见到坝体。向导说要看大坝全貌,就得到大寨镇的神树处。我们只好听从向导的安排,重新上车原路返回。一路上我们又几次下车想有所发现,可总是失望。

神树所在的山岗居高临下,旁侧便是大名鼎鼎的白鹤驿道。向导指着悬崖上的石痕介绍,古驿道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上万民夫用石凿手凿的原始方式,在百米绝壁上凿出运输通道,整整耗时9年才完工。后来金沙江航道因险滩废弃,古驿道也在水电站蓄水时被淹没,只留“安澜吉水”的摩崖石刻,诉说着百年前的艰辛。我们的脚下,是1992年当地人一锤一钎凿出的新驿道,称“慈航道”。长11.8公里的步道,最窄处仅50厘米,上面是刀削般的悬崖,下面是深不见底的深渊,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走到海拔1314米的网红打卡点时,视野突然变得开阔:白鹤滩水电站如一条巨龙锁在峡谷间,坝体勾勒出流畅的弧线,上游是平静如镜的库区,下游是蜿蜒奔腾的金沙江,“高峡出平湖”的震撼具象化在眼前。再往前到“一线天”观景处,向导说六七月泄洪时,江水从坝顶倾泻而下,如“银河落九天”般磅礴。

3

虽见到了全景,可前方一块突出的岩石挡了部分视野。向导见我没有尽兴,便说:“我有一处秘密基地,可看见大坝全貌!”我和女儿顿时来了精神,三人临时组成“探险小队”,跟着向导钻进一条鲜有人行走的羊肠小道。山路湿滑,我腿脚不便,在下一道坎时没踩稳,重重地摔进了路边的红苕地里,幸好没有大碍。为了稳定大家的情绪,我忙拍掉身上的泥土笑着说:“没事!老骨头还硬朗,接着走!”

跟着向导继续下行,终于抵达半山腰的一块巨石旁。向导从车上拿来锄头,平整出一小块立足之地。我扶着岩石探身一望,瞬间屏住了呼吸:此处正对着山体拐弯处,白鹤滩大坝的全貌毫无遮挡地铺展在眼前——弧形坝体如巨人的臂膀,稳稳揽住奔腾的金沙江!坝体上下游200米的落差清晰可见,上游碧波万顷,下游河道狭窄,一阔一窄的对比,更显大坝的雄伟。女儿举着手机不停按快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角度;我拿起望远镜,盯着坝体上的纹理、发电厂房的轮廓,喃喃道:“不虚此行!这辈子能亲眼见着这大坝,值了!”

当晚,我把拍得的大坝全景照发给亲朋好友,特意标注“此照珍贵”。这颗被大山环抱的“夜明珠”,因地形遮蔽,很难拍得正面照,我们能得见真容,全凭向导的热心与一丝“运气”。初见时我曾疑惑:“这大坝看着不大,怎会修了12年?”身临其境才懂,中国水电人要在悬崖峭壁间建起这座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超600亿千瓦时的“西电东送”核心工程,要攻克多少技术难关,付出多少日夜辛劳。

这场旅程,有抬下山的狼狈,有寻坝不得的焦虑,有摔进红苕地的小插曲,可当站在悬崖边望见大坝全貌的那一刻,所有艰辛都化作了感动与自豪。白鹤滩不是一座冰冷的大坝,是一代代建设者用汗水与智慧筑起的丰碑,是深山里闪耀的大国荣光!此行虽险,终得见“珠”,这份震撼与骄傲,足以温暖往后岁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四个关键词看兰州高质量发展新成...   原标题:兰州蓝 综合交通大会战 中国城市营商环境20强 新型工业化  四个关键词看兰州高质量发展...
中瑞股份:公司将持续关注包括韩... 投资者提问:董秘你好,近期中韩关系升温公司有承接合作韩国企业相关项目吗?董秘回答(中瑞股份SZ301...
碧水欢歌处 幸福正流淌 来源:皖西日报  霍山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淮河支流淠河的源头。这里国土面积2043.3平方千米,拥有...
中兵红箭:公司产品不直接应用于... 投资者提问:你好,请问公司在航天领域有怎样的业务?有哪些产品能应用在航天领域?谢谢!董秘回答(中兵红...
捷捷微电:汽车电子成发展重点,... 投资者提问:董秘您好,请问贵公司最近是否有新产品投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产量规模是怎么样的水平,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