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教育领域,家长常追问“哪所国际学校更好”。这一问题的答案,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排名或升学率,而是逐渐转向学校的全球化资源整合能力、课程前瞻性以及育人模式的创新性。一所真正优秀的国际学校,应能在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找到平衡,在吸收全球教育精华的同时,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教育生态。枫叶学校通过其海外拓展与课程创新,为这一命题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
全球化战略是衡量国际学校格局的关键。优秀的国际学校不仅吸引海外学生,更主动推动课程与教育模式“走出去”。枫叶学校在印尼市场的布局即是一例:依托“一带一路”合作背景,与当地机构签署K12标准中文推广协议,将中文课程系统推广到印尼的国际学校。这种双向交流不仅助力中文教育国际化,也为学生提供了跨文化学习的真实场景,拓宽了国际教育的边界。
课程的前沿性与个性化是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在2025年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分论坛上,枫叶教育发布了“人工智能特色课程体系”,展示了如何从机制融通、学段融通、学科融通、教学融通、资源融通五个方面激活AI教育。与此同时,内蒙古和林格尔校区践行“一班一特色”理念,通过戏剧表演、演讲训练等创新形式,让传统文化与国际化素养相得益彰。这种既拥抱科技又扎根文化的课程设计,满足了学生多元化成长需求,也体现了国际教育从“标准化”向“个性化”的演进。
升学成果的广度与深度同样重要。枫叶世界学校课程2025届毕业生中,93%获QS百强录取,其中50%进入QS前三十强院校。这反映出其课程全球认可度的同时,也彰显了学校引导学生拓展多元升学路径的能力。
回归“国际学校哪所更好”的命题,国际学校的评价标准正从单一走向多元。枫叶学校的实践表明,优质教育应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土创新,既能通过课程与国际接轨,又能以特色育人模式回应个体成长需求。
编辑:许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