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2025(第九届)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在北京建筑大学举行。会上,住建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北京城市更新研究院揭牌亮相,北京建筑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正式成立,《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图则 东城区·西城区》发布,更新和完善了274栋(座)历史建筑的信息档案。
《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图则东城区·西城区》一书正式发布。该图则由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建筑大学组成跨领域专项团队,集合历史建筑保护管理者、学者专家、相关学科师生共同编著。
东城区和西城区组成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既是北京旧城所在地,又是新中国首都的核心区域,集中了北京城市的历史文化精髓。已公布的1056栋(座)北京市历史建筑中,655栋(座)分布在东西城,占比62%。本书最终选择收录274栋(座),包括85栋近现代公共建筑中的74栋;381座合院式建筑中的166座;全部其他建筑2栋及工业遗产1处;全部居住小区12处,并列举其中典型建筑29栋。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图则编著团队负责人石炀介绍,2023年,《北京市历史建筑保护图则: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已对外发布,与上本书收录的四区相比,东城和西城历史建筑总量庞大、特色鲜明。两区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也是北京老城所在地,内部历史文化街区多,合院式历史建筑数量丰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建设的公共建筑比较多,例如天安门观礼台、人民大会堂、北京饭店东楼等,代表性小区也比较多,如百万庄小区历史建筑群、虎坊路小区历史建筑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