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警察网)
转自:中国警察网
实行一月一课和不定期网络授课,邀请公安局业务骨干、相关行业专家,讲授未成年人保护、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禁毒宣传等课程
针对上班族,社区警校开设周三“夜校班”、周末“半日速成班”,集中讲解如何防盗窃。针对接送孩子的老人,社区警校把课堂设在社区凉亭,利用等候孩子放学的时间讲解防范养老诈骗、识别假币知识
中国警察网讯 记者李令婷、通讯员张蕾、何瑾昭报道:“这是您的结业证书,以后您就是社区安全‘合伙人’了。”近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河县精河镇幸福社区警校结业仪式上,社区辅警给70岁的李秀兰颁发结业证书。
幸福社区警校成立于2023年年初,由精河县公安局精河镇派出所牵头成立,旨在整合社区资源,搭建警民互动、共同参与的平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和宣传活动,全面增强社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区环境。今年以来,幸福社区警校已累计培养1200名“结业生”。从老人到孩子,从商户店主到上班族,越来越多的居民掌握了实用的安全技能,把平安的种子播撒到社区每个角落。
社区警校成立后,实行一月一课和不定期网络授课,邀请公安局业务骨干、相关行业专家,根据社区治安实际需求,讲授未成年人保护、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禁毒宣传等课程,确保每一堂课都能给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防范知识和技能。
不同于传统学校的固定学制,社区警校实行“滚动式开班+弹性学时”,居民随时能“插班”,零碎的时间也能学习安全知识。针对上班族,社区警校开设周三“夜校班”、周末“半日速成班”,集中讲解如何防盗窃。针对接送孩子的老人,社区警校把课堂设在社区凉亭,利用等候孩子放学的时间讲解防范养老诈骗、识别假币知识。商户可以预约“上门课”。民警带着模拟道具到店里,为商户讲解消防安全知识。课程分为基础班和进阶班,涵盖火灾逃生、识别新型诈骗、家庭急救等实用技能,每月吸引80余名新学员加入,不少居民更是“学完一门、再报一门”。
群众要想拿到“结业证书”,必须通过“实践+理论”双重考核。理论考核不考“死记硬背”,而是结合社区真实场景出题:老年学员需识别“保健品推销”话术,商户要判断灭火器是否合规。实践考核则强调实操能力:在消防课上亲手灭火、完成逃生演练;在反诈课中识别诈骗短信并教会家人“防骗三不原则”。青少年班的考核突出趣味性。孩子们要通过“情景模拟”,正确应对“陌生人给零食”“独自在家遇敲门”等场景。
从社区警校“毕业”的居民,已成为社区平安建设的重要力量。65岁的老李“毕业”后,不仅识破了“虚假投资”骗局,还在小区组织了“反诈小分队”,带着其他老人一起分析诈骗案例。餐馆刘老板学完消防课,主动给店里加装了烟雾报警器,还帮隔壁几家商铺检查消防隐患。12岁的朵朵发现邻居家电动车“飞线充电”,立刻提醒,及时防范风险。据统计,1200名“结业生”中,320人加入了社区安全志愿队,参与日常巡逻、隐患排查。
精河镇派出所教导员曹锦表示,明年一季度,社区警校将针对新型诈骗、冬季防火开设专题提升课,还会给首批20名优秀“结业生”颁发“安全导师”证书,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反诈、防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