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9+3+1”政策组合拳 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
创始人
2025-11-24 06:51:44

(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河北“9+3+1”政策组合拳 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

近日,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为企业介绍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于 瞾摄

□本报记者 任国省

近日,沧州一供应链管理公司的股权转让业务,在外汇便利化政策支持下实现了“当日办结”。“原本担心大额资金结算会耽误股权交易进度,没想到当天在银行就完成了支付,既省了来回跑的功夫,也避免了汇率波动的风险。”该公司负责人说。依托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便利化政策,银行当天便完成了资金结汇与款项支付,以便捷灵活的资金结算服务,保障了股权合约的顺利履行,为企业资本运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9月份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将全面提升便利化水平与精准支持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发展相结合,形成了具有“覆盖面广、针对性强、便利度高”等特点的“9+3+1”政策组合拳——“9”是指为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在河北省全域可享受的9项便利化政策;“3”是指为支持雄安新区高质量疏解发展,实施的3项配套政策试点;“1”是指为支持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开展的绿色外债业务试点。

9项新增举措

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更进一步

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是“走出去”企业的核心诉求。今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翻印《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在河北省实施9项便利化政策。

投资端政策包括4项:取消境内直接投资前期费用基本信息登记,提升业务办理效率,节约企业时间成本和脚底成本;取消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登记,进一步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的便利度和体验感;允许外商直接投资项下外汇利润境内再投资,有助于将存量外资转化为新的投资增量,进一步巩固外资发展根基;便利境内非企业科研机构接收境外资金,填补了非企业科研机构便利接收境外资金的空白,推动了科研资金的自由跨境流动。

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企业初创期,净资产较小或尚未盈利,按相关规定难以进行跨境融资或融资规模有限。为支持和鼓励科技创新,融资端2项政策中都体现了较高的“科技含量”。一是扩大跨境融资便利,统一科创企业的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分级提升额度上限,精准赋能支持“轻资产、高成长”型科创企业的融资需求。二是简化跨境融资便利化业务登记管理要求,并有效降低企业融资门槛,更好助力科创企业提升融资效率。

不仅仅方便投融资,一系列政策也为企业提供了多方位便利化服务。3项支付便利化政策中,一是缩减资本项目收入使用负面清单,取消“不得用于购买非自用的住宅性质房产(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租赁经营的企业除外)”的限制,有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二是优化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引导银行按风险评级差异化监管,在扩大开放的同时筑牢风险防线,营造“越诚信越便利”的用汇环境。三是便利境外个人境内购房结汇支付。简化境外个人购房结汇支付手续,更好地满足境外个人在境内工作、生活等合理购房需求。

“原以为得等购房备案证明下来才能办结汇,没想到当天就把328万元人民币的房款付出去了!”一位境外个人在境内购房时说道。今年9月,该境外个人在沧州购房时遇上了“急事”:房款需通过美元结汇支付,但购房备案证明尚未拿到,国家外汇管理局沧州市分局指导银行采取“新政快办”模式,凭购房合同先行为其办理美元入账与结汇,后续再补交购房备案证明。新政“先办后补”的灵活要求,让这件烦心事当天就画上了圆满句号,切实打通了群众办事“堵点”。

“为让政策举措转换为企业‘摸得着’的红利,支持银行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便利化措施,减少企业跨境交易时间和资金成本,外汇政策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外汇管理二处李伟介绍。

3项政策试点

支持雄安新区高质量疏解发展

“得益于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的开展,跨境调拨资金额度大幅提升,资金汇划路径明显缩短,为我们大大减轻了工作量,有效提升了跨国公司资金跨境调拨、调剂和运营的自由度和便利度!”雄安新区某企业负责人说。

多项政策先行先试、创新产品服务、强化数字化赋能……为支持雄安新区高质量疏解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出台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利好举措。

9月,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同意,该局印发《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关于支持雄安新区开展高质量疏解发展相关政策试点的通知》,在雄安新区开展3项政策试点。

相较于现行的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政策,上述提到的跨国公司本外币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业务不仅降低了准入门槛,还进一步优化了跨境资金集中管理,有利于企业更便捷、更高效地开展跨国经营,助力雄安新区总部经济发展。

此外,实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制度外汇管理试点、简化境内上市公司外籍员工参与股权激励计划外汇登记管理政策也大幅提升了跨境金融服务便利性。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制度外汇管理试点填补了河北省跨境股权投资领域的外汇政策空白,打通了境外资本参与省内战略性产业的通道。简化境内上市公司外籍员工参与股权激励计划外汇登记管理,则是支持了雄安新区符合条件的境内上市公司外籍员工参与股权激励计划外汇登记由雄安新区辖区内银行直接办理,并简化相关材料要求。该政策不仅为企业节约了脚底成本,也更有利于雄安新区吸引国际高端人才。

1项绿色外债业务试点

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提速

今年10月,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同意,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印发《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关于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的通知》,在河北省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

该政策主要针对境内非金融企业从非居民融入本、外币资金且专项用于支持符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相关规定条件的绿色低碳转型项目,允许这类项目更少占用企业全口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从而扩大投资绿色低碳转型项目企业的跨境融资规模上限,同时相关外债登记下放银行直接办理,提升了业务办理便利化水平。该政策鼓励企业将跨境融资资金用于绿色低碳转型项目,有利于吸引全球金融资源向我省绿色低碳领域有序聚集,助力做好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为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持续注入金融动力。

接下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河北省分局将围绕前期密集出台的系列政策,组织开展多渠道、多方式、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宣传培训,搭建“汇银企”精准对接平台,使改革政策及时惠及更多经营主体。同时,坚持“放管服”与风险防控并重,以“便利化赋能发展,防控力筑牢底线”的双向思维,实现开放与安全的动态平衡,健全“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助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服务全省涉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扎根沃土 砥砺奋进 新华社记者 韩佳诺 太行深处,订单农业催开老乡的笑颜;西北戈壁,供销直播间将特色农产品送进千家万户;...
“天下嘉峪关”夜游项目入选“2... 本报嘉峪关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于晓明)近日,由嘉峪关市申报的“数字赋能推动长城文旅融合‘破圈出海...
甘肃单日用电量创历史新高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占东)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统计,受今冬首轮寒潮大风天气影响,甘肃采...
科技赋能保障粮食安全 技术创新... 后焕文 青稞是青藏高原最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优势作物。为保障甘南州粮食安全,着力解决好种业“卡脖...
对接产业升级新疆高校培育新质生... (来源:中国改革报)转自:中国改革报□ 祝坤艳 刘鑫岳 郭凯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