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蓓
“这趟短途游,体验感太好,值了!”刚刚过去的周末,在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三城镇龙虾小镇,来自江苏省南京市的游客李女士一边吃着烧烤,一边向同行朋友分享体验。
作为与南京市浦口区相邻的县城,来安县近年来深挖“农业+文化+旅游”融合潜力,让田间地头变景区、特色农产品成“爆品”。这两年,辐射效应显现,每到周末或节假日,从周边城市赶来追求“休闲度假感”的游客络绎不绝。
如今的三城镇,万亩稻虾养殖基地不仅是当地的“粮袋子”“菜篮子”,更成了文旅融合的“聚宝盆”。这里创新推出“稻虾共作+旅游”模式,龙虾小镇已连续举办四届龙虾美食消费季,游客既能在专业竞技钓鱼基地体验垂钓的乐趣,也能认领共享菜园当“都市农夫”,还能在体验区玩“坦克大战”,在露营地享户外野趣、看夜间繁星。热闹的烟火气,“点燃”了昔日的寂静乡村,也带富了周边农户。
在距离龙虾小镇不远的张山镇,滁州市滁谷食品有限公司电商直播间的主播们,正推介着在地好物芝麻油。这家企业从家庭作坊起步,迄今带动200余名村民就业,年帮销当地农产品近3万公斤。
依托仰山村的千亩桃园,张山镇已连续举办十四届桃文化旅游节,从最初“一季赏花”的短期经济,拓展成“全年有收益”的常年经济。而在桃花村的农百鲜家庭农场,“90后”农场主杨超正忙着接待采摘无花果的游客。其经营的700亩果园通过“线上直播+线下采摘”,2024年纯收益达到60万元,成了乡村振兴的“青年样板”。
不止这些。为让游客“快乐起航、尽兴而归”,近年来,来安县持续补短板、优服务,打通32.6公里北部旅游环线,串联起北部山区的旅游景点。投资1.08亿元建成池杉湖路桥及西延道路,解决了南京游客到池杉湖湿地公园绕行的问题。今年,来安县还将投放50万元乡村文旅消费券,覆盖景区门票、民宿住宿等。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来安乡村旅游已累计引流超100万人次,带动农产品销售、餐饮住宿等消费超亿元,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文旅饭”。
而农旅融合的活力,不仅停留在“玩得尽兴”的场景体验,更扎根于“产得优质、卖得顺畅”的产业支撑。
眼下,张山镇桃花村荒地组的蔬菜基地,藤蔓上挂满了当季丝瓜,种植户张庆洲的话透着十足底气:“种多少卖多少,早上采,中午就到南京众彩市场。”作为南京“菜篮子”供应基地,这里到南京的车程不到1小时,每天5万公斤新鲜蔬菜跨省直达。
农产品的价值升级还在持续加码。今年2月,位于来安县经开区的太阳谷食品(安徽)有限公司追加投资布局,启动总投资10亿元的绿色食品深加工及新型环保智能冷库一体化项目,预计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4.5亿元。
“该项目将让来安农产品加工从‘新鲜直供’向‘品牌化、多元化’转型,既丰富了农旅消费的产品供给,也为乡村产业延伸了增收链条。”来安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筑牢家电质量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