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辽宁日报)
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记者 王敏娜
近期,我省以流感为主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进入季节性高发期,多家儿童医院呼吸道门诊就诊人数明显增加,不少患儿出现急性高热症状。当前,儿童呼吸道疾病流行呈现何种特点,家长应如何科学应对?11月20日,记者专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童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丽杰。
“每年冬季,因气温多变等因素,儿童呼吸道感染都会出现一个小高峰。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高峰来得稍早一些。”王丽杰介绍,11月以来,盛京医院南湖、滑翔、沈北3个院区的儿科门诊急诊量明显上升,24小时最高接诊量是之前的2到3倍。今年冬季流感病毒流行前,就诊患儿以低龄为主,病原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博卡病毒等呼吸道病毒为主;进入11月,学龄儿童明显增多,意味着进入了流感季。
“与此前低龄患儿多为普通发热、咳嗽不同,近期就诊的学龄儿童症状往往表现为急性高热,体温常达39℃至40℃,并伴有头痛、咽痛、肌肉酸痛、咳嗽等全身症状。”王丽杰告诉记者,“经检测,这部分患儿中,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比例明显增多,近些天甚至超过八成。”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监测数据也证实,当前,我省流感活动处于快速上升阶段,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流感病例数已连续4周持续增加,达到中等流行水平。
针对“甲型H3N2流感病毒是一种新病毒且症状更重”的传言,王丽杰澄清,甲型H3N2流感病毒并非新型病毒,其存在已有数十年历史。流感病毒型别多样,流行毒株会发生变化,如前两年主要流行H1N1,今年则以H3N2为主。从临床表现看,两者症状差异不大,只不过最近呈现一个相对集中性的爆发。
“大家无须过度恐慌。”王丽杰表示,“尽管近3周来患儿集中发病,但并未出现过多重症病例。目前已有针对流感的特效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适用于全年龄段儿童,玛巴洛沙韦则适用于5岁以上儿童。一旦确诊流感,建议在48小时黄金窗口期内尽早用药,以降低重症发生风险。”
王丽杰强调,流感本身并不可怕,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其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肌损伤、肌炎、高热惊厥或其他神经系统损伤等。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或其他症状,警惕并发症出现。
在用药方面,王丽杰特别说明,经流感咽拭子核酸检测或综合临床表现、接触史等高度怀疑甲流感染时,在服用奥司他韦等特效药期间,需积极应用退热药或止咳药物等缓解症状。“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是抗病毒药物,针对病因治疗,通过阻断病毒复制或降低病毒释放发挥作用,起效需要一定过程。而布洛芬等退烧药是对症治疗,可缓解孩子高热症状。”她还强调,奥司他韦也可作为预防用药。一般来讲,推荐有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史或患有一些基础疾病的高危患儿预防性应用。但需注意,此类药物对普通感冒和细菌感染无效。
王丽杰最后呼吁家长,面对流感季应保持理性,既不恐慌,也不松懈。她提醒,若孩子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持续高热不退,或发热超过2至3天;出现严重咳嗽、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严重呕吐、腹泻导致脱水等。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种疫苗,同时应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通风,注意口鼻等呼吸道防护,注意手卫生,多管齐下方能最大限度守护儿童健康。
下一篇:铜仁市新增耕地4.9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