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寒一味糊涂粥
创始人
2025-11-24 05:40:33

(来源:沈阳晚报)

转自:沈阳晚报

  □米丽宏

  数九隆冬的早晨,空气都被冻脆了,人一说话口里冒白气儿;这时候喝一碗又香又热的粥,贴心的暖迅速从胃发散到周身,手足都热乎了,鼻尖尖儿上都有微汗了,真舒服呀。

  中国人普遍爱吃粥,南北吃粥风格不一:南方人吃得精细,众蔬入粥,各有讲究,可以编写一部“粥谱”了;另外,人家熬粥不怕费工夫,大火猛攻,小火慢熬,细波粼粼,翻滚沸腾,再用那青花小瓷碗盛了,配清淡小菜,一点点细啜,一碗粥吃出了南方人的婉约。北方人吃粥吃得豪放,五谷杂粮,时令青蔬,煮成一锅温热的粥,大海碗、竹木筷,一家人分散在寒风里或瘫坐热炕上,呼噜呼噜喝得喷喷香,一碗喝尽又盛一碗,一碗粥吃出了北方人的豪情。

  喝粥,在文人眼里很诗意也很隆重,林语堂读郑板桥的“粥”文,品出的是国人对待饮食的郑重,郑板桥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一文里说,“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

  身在北方的我,当然也爱吃粥,四季早餐煮粥必不可少:大米,小米,玉米糁,谷子面,玉米面……面料不拘,蔬菜不限。粥熬好,就着一盘萝卜咸菜丝儿——就是那种名曰“心里美”的圆萝卜,外观绯红,赛过六月的小桃红。一口是软滑绵密的温情,一口是“咯吱咯吱”的脆生生,那种感觉,像京剧《坐宫》一折里旦角和须生言来情往的对唱,简直能品出宫商角徵羽的曲折与幽微。

  北方煮粥有时放青菜,米下锅煮沸,将手边的菜呼啦啦入锅。那菜蔬呼应着节令,野荠、菠菜、油麦、山药、蔓菁、红薯、南瓜……不一而足,如斯煮粥伴侣,各有各的脾性各有各的好。米、菜相遇,加把猛火,米开花,放盐少许,减了火,慢慢熬。

  那些硬骨铮铮的块菜类,禁不住汤水的一腔子热,像个脾气不好的硬汉子,被如许柔情改了面目换了心肠,百炼钢化为绕指柔,面面的,甜甜的,融在汤水,成为一家。那些性情温柔的绿叶菜,跟粥当是自然天成,一相遇,便熟知、便默契,很快灵魂交融。煮到一定火候,只见碎绿叶子在粥里隐约出没,恬恬淡淡似天然雕琢;入口,一片软糯与鲜香,更让人分不清彼此。白米、青菜,或者黄谷米、红蔓菁,早已互相渗透,彼此成全,简约中蕴蓄着醇厚婉转,像那流传不绝的经典爱情,更像那丰美厚重的民间文化。

  苏轼说,人间有味是清欢。他一生中很多时候,“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陪他享受这自然之味的,总有一个相知相爱的身边人。怪不得,他自喜“窃比予于谁欤?葛天氏之遗民”了。

  严寒岁月,有粥,有爱,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乐摩科技(02539)11月2... 乐摩科技(02539)于2025年11月25日-2025年11月28日招股,拟全球发售555.56万...
动向极其危险,国际社会需高度警...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袁睿、刘杨)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日方将在与中国台湾...
金辰街道政企沙龙促多民族文化跨...   本报讯 记者胡耀元报道 日前,盘龙区金辰街道“跨界融合 创见未来”政企沙龙活动在昆明理工泛亚设计...
86岁陈燮阳天津指挥“传奇”音... (来源:天津日报)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王洋 摄影 姚文生)日前,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音乐...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八次代表大...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第八次代表大会2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