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博“出片” 拍摄者播放鸟鸣“诱拍”
创始人
2025-11-24 02:31:16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为博“出片” 拍摄者播放鸟鸣“诱拍”

会干扰鸟类正常活动与繁殖 园方将进行针对性管理

红胸啄花鸟。

近日,有网友爆料,在成都浣花溪公园内,有部分拍摄爱好者用音响播放鸟鸣录音,以吸引红胸啄花鸟,从而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该事件引发不少网友与鸟类爱好者的讨论与关注,不少人纷纷指责,表示“诱拍”会干扰鸟类正常生活和繁殖。

11月23日上午,记者针对此次事件采访了浣花溪公园相关负责人,并对“诱拍”行为进行了解和提醒。

“诱拍”让鸟类处于警戒状态

影响正常取食休息

记者了解到,此前红胸啄花鸟因羽色艳丽而面临着被大量捕猎的困境,局部种群数量明显锐减。在2016年,红胸啄花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为“无危”;2023年,被列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此类“诱拍”行为,不单是拍摄方式的偏差,实则会干扰鸟类的正常活动与繁殖习性,不仅违背了自然观察的初衷,也对鸟类生存构成了潜在威胁。

据北京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此前发布的科普提示,其中提到,集中“诱拍”会让鸟类持续处于警戒状态,影响正常取食休息,亲鸟受惊逃离后,还可能导致幼鸟孵化失败,破坏种群繁殖。

23日上午,记者联系到浣花溪公园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对于此类拍摄行为,工作人员会及时劝阻并同步进行科普教育,坚持以动物生存福利为先,拍摄记录必须建立在最小干扰原则之上。“后续,公园将对相关情况、相关行为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管理。”

拍鸟有益

应文明观鸟、生态摄影

在此前发布的《中国野生鸟类摄影行为规范倡议》(以下简称《倡议》)中明确提出“鸟类的利益高于摄影”。野生鸟类摄影师必须时刻牢记,当摄影需求会导致鸟受伤、弃巢、影响育雏等情形时,应立刻终止摄影。

同时,《倡议》提出,应在合理范围内拍摄:节制隐蔽投食拍摄。无论出于保护或拍摄目的,一定要首先考虑到鸟的安全,还要保持投食点清洁干净,放置恰当的食物;禁止使用活物诱拍猛禽。使用诱饵有可能改变它们的捕食习性,诱饵本身的健康状况未知,都可能对引诱捕食的猛禽造成伤害;控制使用声诱。对濒危鸟种或者筑巢地范围内的鸟则应完全禁止使用;不参与棚拍。棚拍不属野生鸟类摄影范畴,抵制非法经营的棚拍是有良知的摄影师保护野生鸟类的具体行动。

拍鸟有益,能让更多市民群众了解鸟类、亲近自然,从而激发保护意识。其中,也需注意方式方法,切勿因追求拍摄效果而过度干扰鸟类正常栖息,我们应倡导文明观鸟、生态摄影。

拍鸟需有方

■保持距离,避免干扰

观鸟及拍摄野生鸟类时应注意与鸟类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大声喧哗、追逐鸟类和使用闪光灯等行为,以免对鸟类的正常活动造成干扰。

■抵制“诱拍”“棚拍”行为

应去观察和记录在自然环境中的鸟类,各种形式的“诱拍”和“棚拍”行为会增加鸟类意外伤亡的风险,投喂食物可能导致鸟类改变自然迁徙规律、居留习性和集群行为,威胁鸟类的生命安全。

■禁止干扰鸟类正常繁殖的行为

禁止破坏鸟巢和暴露巢址的拍摄和观察,在鸟类繁殖期要注意远离鸟巢及雏鸟所在区域,防止对鸟类繁殖行为造成严重干扰。

■保护鸟类栖息环境

选择合适的观鸟地点,遵守公园、保护区等场所的管理规定,不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禁止破坏树木、花卉等行为,不乱丢垃圾,保护鸟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注意自身安全、防范意外风险

观鸟和拍摄鸟类时要注意自身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前往其他地区观鸟和拍摄时,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做一个文明礼貌的爱鸟护鸟达人。

■争当爱鸟护鸟践行者

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拍摄过程中,如发现有捕鸟、布鸟网、猎杀鸟类、破坏鸟类栖息地等现象,及时向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或森林公安举报。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魏捷仪

受访单位供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扎根沃土 砥砺奋进 新华社记者 韩佳诺 太行深处,订单农业催开老乡的笑颜;西北戈壁,供销直播间将特色农产品送进千家万户;...
“天下嘉峪关”夜游项目入选“2... 本报嘉峪关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于晓明)近日,由嘉峪关市申报的“数字赋能推动长城文旅融合‘破圈出海...
甘肃单日用电量创历史新高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占东)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统计,受今冬首轮寒潮大风天气影响,甘肃采...
科技赋能保障粮食安全 技术创新... 后焕文 青稞是青藏高原最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优势作物。为保障甘南州粮食安全,着力解决好种业“卡脖...
对接产业升级新疆高校培育新质生... (来源:中国改革报)转自:中国改革报□ 祝坤艳 刘鑫岳 郭凯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