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用“一条走廊” 激活“一带产业”
创始人
2025-11-24 00:55:32

(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报道组 吴可润 通讯员 卢威杭) 11月18日,衢江区一片繁忙景象。在衢陈皮大健康科创产业园的溯源基地里,工人们正抢抓晴好天气采摘椪柑。“我家就在附近,来这儿采椪柑一天能挣100多元。”工人邓国华笑着说。

  在衢江,这条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继洲针灸”为核心脉络的产业生态走廊,串联起衢陈皮大健康科创产业园、黄坛口乡康养综合体等重大项目,不仅让传统医术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更同步激活了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

  在衢陈皮大健康科创产业园,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正在深度融合。“去年我们共加工800吨陈皮,研发相关产品100款,目前已实现古树陈年份陈皮、陈皮茶、陈皮酒等十余款产品稳定生产销售。”浙江中医药大学衢江研究院院长张春椿介绍,产业园正与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顶尖科研机构深化合作,联合推进衢陈皮行业标准制定与新产品研发,进一步提升这一传统药材在针灸康养体系中的价值。

  从椪柑采摘到陈皮加工,整条生产链每年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高峰期日均用工达50人,预计每年能为每位务工村民增收约1万元,真正实现“一片陈皮,多方受益”的共富效应。

  沿乌溪江而上,在黄坛口乡黄坛口村,总投资1.9亿元的衢南文化旅游中心(黄坛口乡康养综合体)项目建设已近尾声。这个总建筑面积超5万平方米、含9栋主体建筑的大型项目,未来将成为集养老、针灸理疗、研学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康养基地。“这将是我们针灸康养产业走廊上的重要节点,预计明年春季可投入运营。”黄坛口乡宣传委员徐国飞表示。

  在茶坪村,一座以纪念国家级非遗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缙为主题的针灸文化园静立在青山绿水间。这里不仅是中医界人士的朝圣地,更是衢江针灸文化的精神地标。每逢重要节点,张缙的传承人都会前来祭拜,致敬他为针灸产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文化园的建设还带动了周边村庄中草药种植业的蓬勃发展。距文化园约100米处,村民郑建珍正在地里查看四叶参长势。“以前种蔬菜,一年忙到头赚不了多少钱,现在种中草药,通过本地企业对接销售、做产品深加工,一亩地一年能有近10万元收入。”她欣喜地说。目前,黄坛口乡中草药种植面积已达2000余亩,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扎根沃土 砥砺奋进 新华社记者 韩佳诺 太行深处,订单农业催开老乡的笑颜;西北戈壁,供销直播间将特色农产品送进千家万户;...
“天下嘉峪关”夜游项目入选“2... 本报嘉峪关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于晓明)近日,由嘉峪关市申报的“数字赋能推动长城文旅融合‘破圈出海...
甘肃单日用电量创历史新高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占东)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统计,受今冬首轮寒潮大风天气影响,甘肃采...
科技赋能保障粮食安全 技术创新... 后焕文 青稞是青藏高原最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优势作物。为保障甘南州粮食安全,着力解决好种业“卡脖...
对接产业升级新疆高校培育新质生... (来源:中国改革报)转自:中国改革报□ 祝坤艳 刘鑫岳 郭凯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