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踏入大安市联合乡万福村信达农业水稻种植基地,秋收后的千亩稻茬田褪去金黄稻浪,却藏着别样生机——成群三花鹅穿梭田垄间,啄食散落的稻谷与草籽,动静之间勾勒出黑土生态种养的鲜活模样。
“今年秋收后,我们在11000亩稻茬田里分批投放近万只优质三花鹅,让闲置稻田‘活’起来。”信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于修兰介绍。
稻田与鹅群形成天然互补:田垄为鹅群供给充足天然饵料与活动空间,鹅群排泄的粪便又化身稻田有机肥,“以田养鹅、鹅粪肥田、稻鹅互促”的生态闭环就此落地,实现生态保护与收益提升双丰收。
“鹅群就地采食收割残留的稻谷、草籽,每亩能直接节省六七十斤饲料成本,还能减少来年田间杂草滋生;鹅粪改良土壤肥力,省去部分化肥投入,叠加生态农产品溢价,现在每只稻田鹅能卖出150元左右,增收实效看得见、摸得着。”于修兰直言生态种养的实惠。
自2024年起,信达农业便深耕“稻鹅共生”绿色发展模式,通过科学调控种养密度、精准匹配种养周期,稳步构建“稻养鹅、鹅肥稻”的生态循环体系。既守住了农业生态本底,又推动生产效益提质增效,真正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为乡村特色种养赋能增收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例。
来源:彩练新闻
作者:闫虹瑾
责编:金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