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
地标性建筑——黄江大桥
即将启动升级改造
一座崭新的黄江桥
将于2026年3月
在原址附近的取直河道上
开工建设
建成后直连新城大道
现有老桥将完成
其近60年的历史使命
60年老桥承载几代人记忆
“这座黄江大桥是1965年6月建成的,离现在已经有60年了啊。”原黄江实验小学校长巫波回忆道,“以前这座桥就是一座木板桥,由于时间长了,木板慢慢腐烂,当时的黄江大队为了群众过桥安全,才修建了这座水泥钢筋桥。”
巫波与这座桥有着特殊的感情纽带,“黄江大桥这几个字,还是我爸爸巫飘萍所题写的。当时我才10岁,还帮他把写好的字搬到地上去晾干。他就用复印纸写好之后,蒙在桥板上,刻出来的。”
对黄江人而言,这座桥远不只是交通设施,它更承载着地名的溯源,见证了“黄江圩”演变为“黄江镇”的历史,是几代人共同记忆的象征。
黄江之名的由来,可追溯至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相传当时有几户人家自远方迁徙而来,沿河定居,因见河水泛黄,遂将此地命名为“黄江”。
这里逐渐因物产丰饶、水路便利而形成墟市,人称“黄江圩”。
巫波回忆道,儿时的黄江水旁,清晨总有许多妇女在河边洗衣,午后则成了孩童嬉水玩耍的天地。河水不仅滋养着一方人家,也映照出旧日朴素而鲜活的生活图景。
联通新城大道
新桥将成为“致富桥”
桥,不仅是地理的连接,更是代际之间的精神纽带。
一位四十岁左右的村民说,他的爷爷曾参与建造这座桥。“在当年,这座桥连通了周围,是我们走向外界的通道。”
为守护安全、延续记忆,黄江大桥改造工程被提上日程。据黄江社区书记张建雄介绍,黄江大桥建设至今已有60年,在此期间见证了黄江社区的光辉历程,随着社会的发展,该桥已满足不了现时车辆通行要求。
据悉,该项目现开展施工图设计阶段,将对梅塘水河道上游段裁弯取直,在新河道上新建一座55.6米长、15米宽的桥梁,顺接至黄江路,设计时速30km/h。
“这座桥建成后,连通了新城大道,为黄江社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过去,它是便民桥、民生桥;未来,它更将是致富桥、发展桥。”张建雄满怀憧憬地说道。
六十年风雨洗礼,黄江大桥见证了黄江的发展变迁;而今老桥新生,这座承载着几代人情感的桥梁,将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新征程上,见证更多发展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