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海南省交通运输厅近日联合印发《机动车维修行业环境污染防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专项整治行动,覆盖各类机动车维修经营主体,明确多阶段目标与全流程整治举措。
此次专项整治范围涵盖全省从事汽车、摩托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等维修经营业务的所有市场主体,包括一类、二类、三类维修企业及个体经营户。
整治工作分阶段推进,明确了清晰的时间节点:2025年12月底前,完成经营者底数摸排、备案督促及环保义务与法律责任告知;2026年3月底前,经营者完成自查自改,重点规范危险废物贮存、标识设置、处置流程及喷漆作业等污染防控措施;2026年4月至7月,市县及省级层面依次开展集中抽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2026年8月完成专项整治总结,同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推动行业环境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至2030年。
在核心整治内容上,方案聚焦危险废物贮存、标识与管理制度缺失、处置不规范,以及违规喷漆、违规排污等五大关键问题。针对危险废物管理不规范问题,要求经营者按标准建设贮存设施或划分区域,落实防风、防晒、防渗等“六防”措施,设置规范识别标志,建立管理制度与台账,并通过全国固体废物综合管理系统完成申报或备案,确保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并规范运行转移联单。对于喷漆作业污染,明确喷烤漆、调漆需在密闭空间进行,配套安装废气收集与处理装置,保证耗材充足、更换及时,设备正常运行,实现废气达标排放。此外,还对环境影响评价及排污许可手续办理、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等提出明确要求,覆盖从生产经营到污染治理的全链条。
为保障整治成效,海南将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营商环境建设厅加强信息共享与数据互联,市县层面组建联动工作专班,形成“摸清底数—自查自改—集中抽查—整改落实”的闭环管理。同时,通过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向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及经营者解读政策标准,压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并畅通公众监督举报渠道,鼓励社会参与。
“此次专项整治不仅着力解决当前机动车维修行业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更致力于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的监管体系。”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联合省交通运输厅推动各项举措落地实施,进一步有效规范行业环境管理行为,提升污染防治水平,为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筑牢行业生态屏障,推动机动车维修行业走上绿色合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