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铭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不容抹杀#!【#徒步8.8公里串起88年前大爱之路# 中外人士重走南京安全区】11月23日,200余名中外人士徒步8.8公里,重走南京安全区路线,用脚步串联起88年前南京安全区的一处处重要地标,感恩曾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给中国难民提供无私帮助的国际友人。此次徒步路线途经多个当年的难民收容所,串起全程8.8公里的“大爱之路”,其中包括拉贝故居、鼓楼医院(原金陵大学医院)、宁海路5号(原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徒步活动的出发点是南京师范大学,前身是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这里曾作为难民收容所,主要收容妇孺,避难者最多时达1万余人。上午8时,徒步活动启动仪式在南师大草坪拉开帷幕。南师大音乐学院合唱团深情唱响《如愿》,悠扬旋律承载着对和平的期许。参与者共同放飞和平鸽气球,寄托和平祈愿的气球伴着晨光冉冉升空。当徒步活动行至魏特琳雕像处,第四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张庆献上魏特琳生前最喜爱的菊花。“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不仅是在缅怀一段历史,更是在传承一种精神——那种跨越国界的人道主义,那种在绝境中依然坚守的勇气,那种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1937年12月,张庆的曾外公许传音以世界红卍字会南京分会副会长的身份,加入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担任住房委员会负责人,《魏特琳日记》中经常出现“许博士”的记述。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被迫解散后,许传音担任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成员,继续救助难民。他还以证人的身份,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与南京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揭示日军暴行。@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