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罗拉多州风景如画的拉夫兰山口拍摄的一则制作精良的广告中,越野跑传奇人物斯科特·尤雷克(Scott Jurek)大步穿越连绵起伏的丘陵,背后是白雪皑皑的山峰。他在代言鞋子,但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高性能运动鞋。广告播至一半时,这位超级马拉松运动员已跑完全程,他脱下运动鞋,换上一双经典勃肯鞋(Birkenstock)。尤雷克说:“提到运动后的恢复,我在不跑步的时候也要好好对待自己的双脚,这一点和跑步时同样重要。”他因为连续七次赢得西部100英里(约160公里)耐力跑比赛而闻名。据称,这款凉鞋独特的足弓支撑将帮助他疲惫不堪的“捞金双脚”恢复活力,为下一次训练做好准备。
长期以来,国际运动服装公司一直力争让运动员在路上奔跑的那几个小时穿上自家的高端跑鞋。现在,他们看到了一个新的机会:瞄准运动员每天除跑步以外的那段更长的休息时间。很多公司(包括一些通常与体育无关的公司)正在涌入所谓的恢复性鞋类市场。他们承诺的不是创下新的世界纪录或个人最佳成绩,而是为专业运动员和普通慢跑者提供一些终点线后的自我护理。
金融机构Williams Trading LLC的鞋类及服装高级分析师萨姆·波瑟(Sam Poser)表示:“当你跑完步或者走完路后,这种鞋子会让你惊叹,‘哇,感觉好多了’。”他认为,这轮针对跑步者的营销攻势源自一种由来已久的现象,如果你曾经在滑雪场度过漫长的一天,脱下滑雪靴准备放松,就会对这种现象感到熟悉。“这是一种运动后的松弛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赛后专用鞋的概念已经存在几十年了。最著名的例子是阿迪达斯(Adidas)为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推出的Adilette拖鞋。创始人阿迪·达斯勒(Adi Dassler)最初设计这款简单的塑料拖鞋是为了一位担任足球教练的朋友,这位朋友抱怨赛后要光脚走到淋浴间与队员们聊天。这一次的不同之处在于,各大品牌齐心协力,开拓整个恢复性鞋类市场,尽管这个市场的轮廓仍有些模糊。市场调研公司Circana LLC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半数美国受访者表示他们对恢复性鞋类或服装感兴趣,主要是为了日常舒适,也是为了在运动后支撑足部。Circana的鞋类分析师贝丝·戈尔茨坦(Beth Goldstein)表示:“‘恢复’的最初定义非常具体,但显然,消费者寻求舒适性的原因多种多样。”
引领这轮趋势的先锋之一是Oofos Inc.,这家位于波士顿的公司由制鞋业资深人士创立于2011年。最初,他们想设计一款能让穿着者跑得更快、跳得更高的鞋子。然而,Oofos的营销主管、前职业长跑运动员达伦·布朗(Darren Brown)表示,他们研发的高适应性泡沫却带来了相反的效果,像柔软的枕头一样吸收能量。这个新兴品牌决定专注于恢复功能,目前销售旨在减少冲击力和缓解身体压力的鞋类。该公司的产品带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售价70美元的OOlala人字拖和售价120美元的OOcoozie终于让你嘎吱作响的关节找到了慰藉。
其他初创公司也在寻求利用这波趋势获得增长,其中包括Topo Athletic推出的Rekovr一脚蹬,以及四年前在波士顿创立的Kane Footwear推出的Revive一脚蹬,这款鞋子的表面布满了瑞士奶酪状的孔洞,内底是一层厚厚的泡沫,旨在增强“刺激、循环和血液流动”。 Kane表示,自从推出以来,每年都有三位数的增长。一些知名品牌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包括Hoka的Ora康复拖鞋,Crocs的Mellow康复拖鞋以及耐克(Nike)的Rejuven8拖鞋。
许多品牌都在大力推广极致减震功能,但勃肯鞋却另辟蹊径,认为疲惫的双脚需要一个坚实的朋友,也就是该公司的专利鞋内底。勃肯鞋通常用软木制作其坚硬厚实的鞋底,但也提供塑料材质。为了保持近期的发展势头,这个德国品牌想要吸引包括跑步者、高尔夫球手和其他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内的新客户。该公司称,其全年业绩报告中的收入增幅有望超过17%,这得益于较高的价格、亚洲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新兴运动人群的共同推动。
在俄亥俄州中部拥有四家跑鞋店的特许经营业主杰夫·亨德森(Jeff Henderson)表示,恢复性鞋类突然成为一桩大买卖。他说,Oofos是这十年来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有朝一日可能和布鲁克斯(Brooks)、Hoka、新百伦(New Balance)及亚瑟士(Asics)一样成为最畅销的品牌。自2024年年初他开始代理勃肯鞋以来,其当地销售额已经飙升逾60%。亨德森表示:“勃肯鞋正在蚕食Oofos的市场份额,但Oofos的表现也一直非常强劲。恢复性鞋类整体上实现了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