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冬日,景色如春。11月21日,参加2025年世界林木业大会的28名“2025年发展中国家森林综合可持续开发暨南南合作政策部级研讨班”成员,在邕开展实地考察。代表团成员来自加蓬、斯里兰卡、南非、马来西亚、土耳其、哥伦比亚、尼日利亚等11个国家,他们先后走访植物园、科研基地与现代化工厂,切身感受南宁在林业生态保护、种业资源开发、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共同探讨生态保护合作新路径。
生态画卷 感受生态保护的“南宁实践”
在被誉为“城市绿肺”的南宁青秀山风景区,苏铁园中品类繁多、形态各异的古老苏铁令人赞叹。
代表团成员频频举起手机,拍摄和查询苏铁的种类、生长特性与保护现状,并就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开发利用等话题与讲解员深入交流。在苏铁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代表团细致观摩引种观察圃与种质开发圃,走进苏铁科普馆系统了解南宁的苏铁保护工作成果。
加蓬水森部监察长菲利西安·波丁加在参观后表示:“南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成效显著。在公园建设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中国经验,增设更多儿童友好设施和专用骑行道路,让民众更便捷地享受优美生态环境。”当天代表团还前往生机盎然的荫生植物园与色彩斑斓的丘石花园、叶子花园,一路走一路看,满目苍翠,步步皆景。南宁青秀山风景区以丰富的植物种类、科学的养护模式和生动的科普展示,向国际友人展现了南宁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扎实成效,赢得广泛赞誉。
科技引领 探访林木种业创新高地
科技是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广西八桂种苗集团,代表团参观了科教生物科技工厂、林木生物技术和遗传育种实验室,深入了解广西林木种业的前沿创新。
现代化的组培车间内,一排排整齐的培养瓶孕育着林业发展的新希望;先进的实验设备前,科研人员正潜心选育与改良林木良种。代表团详细了解从良种选育到规模化工厂育苗的全链条体系,对广西在林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的突破,特别是在推动林木良种化、高效化方面所做的努力表现出浓厚兴趣。
丰富的种业资源和先进的科技力量,让代表团感受到科技创新对提升生态保护质量、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尼日利亚约贝州政府官员阿卜杜勒马利克·乌斯曼表示:“这里的种业资源很丰富,种苗繁育技术也很先进。我们对广西的种业资源是否能够引育到热带气候国家很感兴趣,期待进一步的合作。”
智造转型 见证林业产业融合新貌
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离不开现代化的精深加工与智能制造。在爱阁工房智慧工厂,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精准高效的运营管理系统,以及将木材资源转化为高品质家居产品的完整流程,向代表团生动展现了林业产业链延伸与价值链提升的创新实践。
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与环境可持续性部助理秘书纳比拉·诺舒哈达·宾蒂对爱阁工房的AI智能设计平台表现出浓厚兴趣。“AI辅助设计不仅有效提升效率,还能让顾客参与设计过程,更方便地获得心仪方案。工厂里所展示的成品家装非常漂亮,期待中国家装设计企业与我们国家拓展合作。”
从林木种苗到终端消费品,林木产业的融合发展路径充分展示了南宁林业产业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指引下,向现代化、智能化迈进的坚定步伐,为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
此次考察活动,不仅是一次经验的分享、成果的展示,还是一次友谊的传递、合作的启航。代表团成员纷纷表示,通过实地走访,他们对南宁在森林资源保护、林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理念与实践有了直观、深刻的理解。期待以2025年世界林木业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林业领域合作交流,共享发展经验与技术成果,共同推动森林资源综合可持续开发,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报记者吴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