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念做打展戏韵 薪火相传润童心
创始人
2025-11-23 08:10:40

  京剧演员与学生互动。

  ■孟飞雪 本报记者 于秋莹

  当胡琴声穿越校园长廊,当水袖翻飞点亮青春眼眸,2025年度黑龙江省文化惠民工程重点活动——黑龙江省京剧院“戏曲进校园”专场演出在掌声与欢笑声中圆满落幕。作为落实高雅艺术进校园政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实践,本次演出以“讲座+演唱+教唱+互动”的创新模式,足迹遍布七台河、双鸭山、牡丹江、鸡西4市及虎林、密山、鸡东3县,34场沉浸式演出为青少年搭建起亲近国粹的桥梁,让千年戏曲文脉在校园沃土中生根发芽。

  经典绽放,文武并济展戏韵

  黑龙江省京剧院“戏曲进校园”专场演出兼顾观赏性与普及性,精选不同流派、不同题材的经典剧目片段,全方位展现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

  老生唱腔雄浑刚健,《三家店》“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豪迈洒脱,《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上”字正腔圆,将忠义正直的文化内涵娓娓道来;旦角表演柔美婉转,《贵妃醉酒》尽显梅派艺术的雍容华贵,《锁麟囊》“春秋亭外风雨暴”旋律优美、情感真挚,《卖水·表花》活泼灵动,让学生们领略到旦角行当的多元韵味;《拾玉镯》的生活气息、《打龙袍》的恢宏气势、《珊瑚传》“人生世间需正道”的正能量表达,更让青少年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悟传统美德。

  最令学生们热血沸腾的当属《石秀探庄》《战马超》《扈家庄》《三岔口》等武戏片段。演员们腾挪跳跃、刀枪对打干净利落,每一个亮相都尽显功底、每一场对打都扣人心弦。现场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不少学生激动地站起身鼓掌,直呼“太厉害啦”“还想再看一遍”。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在这一刻得到最生动的诠释。

  多维互动,知行合一悟国粹

  “为什么脸谱颜色不一样?”“京剧乐队有哪些乐器?”讲座环节中,学生的求知欲被充分激发,一个个充满童趣的问题接连抛出。演员们化身“戏曲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京剧“生旦净丑”行当特点、脸谱文化寓意与伴奏乐器常识,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趣味科普,让青少年快速走进京剧的艺术世界。

  教唱与互动模仿环节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在演员的带领下,学生们一字一句学唱“苏三离了洪洞县”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稚嫩童声饱含着对国粹的热爱;“兰花指”“云手”等基础身段的模仿中,孩子们伸出小手认真比划,动作虽显生涩,眼神却格外专注。笑声与掌声交织,好奇与热爱共生,这种“沉浸式体验”让青少年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亲身实践中感受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薪火相传,文化惠民担使命

  作为国有文艺院团,黑龙江省京剧院始终坚守文化使命、扛起惠民担当,以“戏曲进校园”活动为重要载体,将优质京剧资源从专业剧场送往城乡校园,为万千青少年铺就了一条浸润传统文化的特色之旅。这场跨越4市3县的文化浸润,不仅让京剧艺术走出殿堂、贴近青春,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发展注入了鲜活的青春力量。

  “‘戏曲进校园’从不是简单的‘送演出’,而是要搭建起传统文化与青少年之间的心灵桥梁,让孩子们从‘看热闹’真正变成‘懂门道’,进而爱上国粹、传承国粹。”黑龙江省京剧院党委书记张欢谈及活动初心与愿景,言语间满是坚定与热忱。张欢表示,2025年度“戏曲进校园”系列演出特意打造“讲座+演唱+教唱+互动”的创新模式,核心就是要打破传统演出的单向传播壁垒,让青少年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青少年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力量,我们要把最专业的戏曲资源送到校园,用孩子们能接受、喜欢的方式,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戏韵悠长,文脉永续。未来,黑龙江省京剧院将继续深耕“戏曲进校园”等公益事业,不断创新传播形式、丰富活动内容,让更多龙江青少年领略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在潜移默化中厚植文化自信、传承文化基因,在黑土地上书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篇章,为黑龙江文化强省建设添砖加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财经分析】从“突破10万”到... 转自:新华财经新华财经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 王小璐)本周,国内碳酸锂期价波动加剧。前几个交易日,...
源网荷储一体化与我们的24小时 王东红编辑:高锦涛 陈晓英美编:罗璐
不只是比赛!全运会这样“融合”... 转自:云浮发布11月21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深圳落下帷幕,作为国内最高水平的运动会,全运会给我...
汽车工厂内电池产线起火?小米公... (来源:我的电池网)导语丨mybattery小米公司发言人向大家特别说明:此次事件确实是生产流程调试...
外交部:驻留刚果(金)东部地区... 当前,刚果(金)安全形势复杂严峻,刚东部北基伍、南基伍、伊图里、上韦莱四省及周边安全风险极高,部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