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永萍
今年2月7日上午,来自渭源县莲峰镇簸箕湾村的张小林乘坐G2096次列车,前往青岛务工。这是他第一次赴青岛就业,如今已在青岛国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稳定工作,月收入达6000元。
张小林的顺利就业,离不开我省“春风行动”的暖心护航。
今年“春风行动”期间,我省人社部门积极协调山东省,通过资金补贴方式,在定西市、陇南市、临夏州等地开展“点对点”一站式劳务输转服务,为有集中出行需求的返乡返岗务工人员提供包车、专列(包车厢)、包机等便利,真正实现“出家门、上车门、入厂门”,极大提升了务工人员的出行效率与就业稳定性。
群众的难点痛点就是改革的出发点、发力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我省以改革实效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近年来,我省持续完善产业与就业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出台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若干措施,健全东西部劳务协作品牌工作机制,探索“分类精准推介人才、人岗匹配招聘人才”的新模式。今年,截至10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9.89万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15.3万人次。
走进金塔县东坝镇小河口村的互助幸福院“乐龄食堂”,这里宽敞明亮、干净整洁,饭菜香味扑鼻。老人们围桌而坐,共进午餐、闲话家常,其乐融融。
“这里的饭菜可口,还有优惠,子女们能安心忙自己的事,再也不用担心我们的吃饭问题了!”“闲余时间还能下棋、健身……”一句句朴实话语,道出了老人们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幸福食堂”开进村,有效破解了农村特别是特殊困难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的现实困境,探索出了一条保基本、可持续、广覆盖的农村养老新路径。
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同样提质升级。在兰州市西固区兰棉厂社区,1000余平方米的西固城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暖意融融。养老服务中心配备专业护理团队和多功能活动空间,服务辐射周边4个社区、3700余名老年人。依托该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常态化开展器乐演奏、书画创作、茶话会等“守护朝夕美好”系列活动,让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转2版)
上一篇:嘉兴强化涉外法律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