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2号机组投运后,1号和2号机组年发电量预计可达200亿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超600万吨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宁)11月22日,记者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获悉,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漳州核电2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正式向电网送出第一度电,预计年内投入商运。今年1月1日,1号机组投入商运,截至目前已安全稳定发电88亿度。“华龙一号”被誉为“国之重器”,是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也是当前全球核电建设的主力堆型。福建漳州核电基地是“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始发地,也是全球最大的“华龙一号”核电基地,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预计全部投产后每年将发电600亿度。待2号机组投运后,1号和2号机组年发电量预计可达200亿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超600万吨。
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中闪耀着“四川智慧”。位于成都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主要负责反应堆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及其相关主设备和仪控电系统的设计与采购,并于2015年组建“华龙一号”批量化专业团队。团队聚焦优化设计,在相关反应堆系统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提升反应堆功率、改进燃料管理策略;在主设备设计和集成供货方面,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主设备均采用成熟的设计方案,制造工艺和原材料均实现国产化,走出一条我国自主研制和制造的创新之路。
“我们在仪控系统方面也有突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安全级DCS‘龙鳞’系统以及棒控棒位系统、堆芯测量系统、棒电源系统等成功实现应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华龙一号”批量化总设计师崔怀明说。核安全级DCS系统被称为核电站的“中枢神经”,是保障核反应堆及人员安全的重要系统。